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TAVR二十年@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中心:为近4000例患者 “换心门”,被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首页> 资讯速递 > 正文

TAVR二十年@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中心:为近4000例患者 “换心门”,被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来源:光明网2022-03-29 17:34

  光明网讯(记者 李丹)2022年3月25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举行,授予四川省科技人员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持完成的“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植入技术体系研发及应用推广”项目,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为获奖代表颁奖,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讲话。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郭应强教授作为该项目第一完成人,带领华西心脏外科微创瓣膜团队,利用医工结合平台,历经十余年创新研发和临床实践,成功推出了一款可同时解决患者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新型国产心脏微创瓣膜。该瓣膜自2017年获得国家批准上市,截至目前已为近4000例国内患者成功“换心门”。

 

TAVR二十年@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中心:为近4000例患者 “换心门”,被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第一完成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医师郭应强教授和团队核心成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科主任陈玉成教授
 

中国智造的硬科技——小小瓣膜 内有乾坤

  这款由中国智造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心脏瓣膜,推动了我国在医用生物材料/耗材领域的突破和发展。郭应强教授介绍道:“这款人工瓣膜,别看身材小小的只有20多毫米,但内有乾坤。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网状结构是新型铬镍合金材质,特点是在冰水里压缩成型后,不会回弹,这就可以固定在我们创新研发的一款微创植入器械中。随后,通过微创心尖小切口送到心脏指定位置。当网状结构进入血液并解除植入限制后,它能迅速膨胀成原始尺寸,协同另一部分瓣膜功能组织,立即开始发挥作用,在心脏正常跳动下,顺利解决心脏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问题,挽救患者生命健康。”

TAVR二十年@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中心:为近4000例患者 “换心门”,被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为了防止瓣膜在释放时产生滑动和定位不准,在反复试验和探讨之后,研发团队在网状结构外开创性地增加了U型锚定装置。这一装置可以在体内光滑瓣膜位置上,抓住一些很小的诸如瓣叶类组织,来使人工瓣膜在主动脉中获得额外的固定力量,不会上下左右移动,从而保障经瓣膜系统在术中的安全性和精准度。U型锚定装置的研发使用,解决了占比近2/3的瓣膜疾病患者介入治疗难题,并在冠脉开口高度、术后瓣周漏及III°房室传导发生率等方面实现创新性突破。


TAVR二十年@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中心:为近4000例患者 “换心门”,被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华西心脏外科瓣膜团队十年坚守:您若信任不移,我们必全力以赴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作为一种微创介入导管技术,自2002年4月16日,法国医生Alain Cribier教授为病人进行了世界首例 TAVR手术,从此带来了心脏介入治疗的一次全新革命。迄今,全球已有80万例患者受益于该技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TAVR技术普及,我国近十余年这一领域也处于蓬勃发展期,目前已有大约3万例TAVR手术成功开展。而华西心外微创瓣膜团队就是最早起跑的成员之一。

  2014年3月26日,郭应强教授与团队第一次走进杂交手术室,开启了经心尖穿刺TAVR手术的探索。尽管前期经历了无数次临床试验模拟和充分心理准备,TAVR手术真正开始投入做患者时,团队还是面临了大量未曾预料的难题。回忆起当年第一例病人,郭应强教授至今仍然感慨:“我很感谢那位老人,他现在健康快乐的生活着。当年,他很勇敢,我们也很勇敢。”

 

TAVR二十年@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中心:为近4000例患者 “换心门”,被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TAVR二十年@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中心:为近4000例患者 “换心门”,被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郭应强教授和华西心外微创瓣膜团队在为高龄患者开展TAVR手术

 

  2019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重要发展战略,其中表示将针对心血管疾病实施防治行动。中国是心脏瓣膜疾病高发国家,每年需要手术的病人超过20万,但受制于高龄和身体机能所限,真正具备接受手术条件的病人却不到三分之一。由此每年约有15万病人正在失去手术机会,面临死亡威胁,这就势必对现代心外科手术提出了严峻要求。

  郭应强教授谈到:“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植入技术目前主要适用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些老人家不需要高风险的开胸手术。在心外微创技术下,医生可以用20分钟左右完成以往要花几个小时才能做完的手术,极大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手术风险,且大幅度缩短住院时间。TAVR技术挽救了很多过去无法挽救的生命,挽救了一个个几代人家庭。”

 

TAVR二十年@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中心:为近4000例患者 “换心门”,被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团队和瓣友们定期相聚随访,这些患者和家庭均受益于TAVR技术

 

  十年来,华西心外微创瓣膜团队定期与患者们相聚随访,亲切地称呼他们“瓣友”。老人家们见到郭教授,总是情不自已地握紧他的双手,热泪盈眶地说:“没有你,我们走不到今天。”郭应强教授团队总是笑着回应:“您若信任不疑,我们必全力以赴!”

TAVR技术二十年 中国从跟随到领跑

  这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领跑竞赛。华西心外微创瓣膜团队的TAVR技术,已经向国内外200多家医学中心应用与推广,在加拿大和美国目前有几十例临床应用,获得了较高评价。这款人工瓣膜,也成为批量逆向输出欧美地区的国产心脏瓣膜产品中的佼佼者。
 

TAVR二十年@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中心:为近4000例患者 “换心门”,被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TAVR二十年@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微创瓣膜中心:为近4000例患者 “换心门”,被授予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华西心外微创瓣膜团队在国内外各学术会议上成功进行手术直播

 

  从跟随到领跑,以华西心外微创瓣膜团队为代表的中国术者们目前已成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国际舞台上的中坚力量。郭应强教授感慨道,单独一家中心好,并不足够,只有全国各大中心都快速起步并发展起TAVR技术,才能真正带起“中国速度”,才能在世界舞台上传递中国TAVR声音。现在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视频素材来源:四川观察)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警惕AI生成“神医”成为医疗欺诈陷阱

  • 迎合健康焦虑的网络自诊是有毒流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