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医学指导: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毕敬涛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不合理,运动减少,以及肥胖和代谢紊乱等问题的出现,引起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增高,从而饱受胆囊疾病的折磨,不得不面临胆囊切除手术的选择。很多人认为“胆囊切除手术后就没有胆汁了,就再也不能吃肉了”,真的是这样吗?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毕敬涛表示,其实胆囊切除术后,是可以吃肉的,关键是怎么吃?吃多少?
良好的饮食习惯,能有效避免胆囊术后的消化功能紊乱,以下几点简单进食原则,能为胆囊手术后的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1、胆囊切除手术后1月内:应少量多餐,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胆囊切除手术后,短时间内进食大量的脂肪类食物,会因胆汁供应量不足而产生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情况,因此术后早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脂肪类摄入,例如肥肉、蛋黄、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蔬菜应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少吃富含油脂的炒菜,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这样就能减少对胆道的不良刺激,让机体有一定的适应时间,再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2.胆囊切除手术后1月以后:逐步增加食物种类及量,过渡到正常饮食,以自我感觉为参考
胆囊切除术后数周至数月,胆总管逐渐扩张,部分替代了胆囊储存胆汁的功能,机体逐步适应代偿后,即可恢复正常饮食。胆囊切除术后1个月,多数人基本可以恢复到正常饮食。开始每天可以吃些瘦肉、鱼虾类、豆类食物,也可以吃蛋羹和饮用牛奶等食物。如果开始进食脂肪类的食物后,出现腹泻、腹胀或偶尔的腹痛,属于正常现象。可以停止现有饮食方案,恢复到清淡饮食,再逐步过渡,同时可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反应比较严重的患者,需经医生评估后酌情应用对症治疗的药物。对于年老体弱及本身就有消化功能问题的患者,切勿过量过早过渡到正常饮食。每餐的进食量不宜过多,六七成饱为好,特别是术后3个月内,做到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食。少量多次的进食可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避免消化功能的紊乱。
3.胆囊切除手术后3月以上: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规律饮食
规律吃早餐 胆囊切除后,虽然不会再有胆囊结石的困扰,但还有胆管结石形成的可能,进食可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出,对胆道功能的维持有一定好处,所以要养成规律吃早点的习惯。
多饮水,适当运动 喝水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肝脏分泌的胆汁浓度,有助于预防结石的形成。但避免过渡引用含糖饮料、高碳酸饮品,这些饮料反而会增加产生胆固醇类结石的风险。如果没有严重的心、肺、肾脏疾病,建议每天饮水2500ml以上的水。肥胖和高胆固醇血症也是胆道结石发生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减肥降脂,使胆液中胆固醇的沉积减少,从而减少胆道结石的形成。
晚餐不宜过多过晚 长期的高脂肪高热量的晚餐容易造成体内血脂增高明显,导致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呈高饱和状态,加上晚间活动量小,容易造成胆道的结石。晚餐应规律时间,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辛辣刺激食物,避免进食过晚,避免过度频繁的吃零食,均可有效的预防胆道结石的发生。
总之,胆囊切除手术长期来看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正常饮食结构以及规律适量的原则下,并没有特别的饮食禁忌。胆囊切除术后,短期内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宜少量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当消化功能基本恢复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即可。(记者 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