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张口0毫米到4厘米,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让患者重启人生
首页> > 正文

张口0毫米到4厘米,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让患者重启人生

来源:光明网2025-11-26 18:26

  49岁的王英(化名)从未想到,自己要张嘴是这么难的事儿。她也未曾想到,世界一流的口腔治疗技术能运用在自己身上,可能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多重疾病叠加,让她有口难开

  这病得从33年前说起,那时候,王英的关节病就开始发作了。初三那年,她发现晨起时,自己的手指关节像生锈的机器一样僵硬疼痛,逐步活动后,情况缓解。当时因为年纪小,症状不严重,也没当回事儿。

  后来年纪大起来,病情严重了。20岁时,王英多个手指、脚趾关节出现扭曲变形,这才被带到大医院看诊,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这是一种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关节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规范治疗,会逐步破坏全身大小关节的内部滑膜,最终侵蚀软骨和骨头,导致关节变形甚至丧失活动能力。

  “那时,哪知道这病这么严重,没好好看,痛了就吃止痛药。”王英说。2012年,王英的臀部、下腰部和腿部出现了难以忍受的疼痛,她这才开始接受规范治疗。然而,病情被延误多年,还不到两年,她膝、髋关节出现了骨性强直,没法走路,不得不接受了双侧膝关节及髋关节的置换手术,双手关节也扭曲到变形。

张口0毫米到4厘米,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让患者重启人生

(浙大口腔医院供图)

  最麻烦的是,类风湿关节炎也攻击了王英的面部关节,她的颞下颌关节功能也在一点点被“侵蚀”。起初是关节不适,后来出现肿胀钝痛,再后来张嘴受限,吃饭和刷牙都异常费力。饭菜入嘴困难,咀嚼更难,一顿饭常常要花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王英逐渐耗尽了耐心,吃饭不是囫囵吞就是喝流质,每次能清洁的只有几颗门牙,导致全口龋坏……

  今年1月,王英彻底张不开嘴了。家人买来破壁机,将饭菜打成细糊,再一勺勺舀入汤匙,送至她嘴边。靠上下唇用力吮吸,细糊穿过龋齿缝隙流入口腔……就这样,才勉强维持着所需营养。

  不为疾病困顿,来杭求生

  虽然被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但王英自觉给家人添负担,自己亦失去了生活质量,希望找医生搏一搏。

  王英去大医院问诊,医生告诉她,颞下颌关节置换手术或许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案。一次偶然机会,王英了解到浙大口腔医院院长祝颂松是国内颞下颌关节领域的权威专家,于是,今年9月,她怀揣希望来到祝院长的门诊。

  上半身佝偻,颈部无法左右前后旋转;下颌后缩引发气道狭窄,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张口度0毫米,颞下颌关节强直;全口牙残根/残冠;个子瘦小,营养不良;类风湿关节炎基础病……祝颂松详细翻阅了王英的曾经就诊记录和检查结果,无疑,这又是一个棘手的病历。

  他解释:颞下颌关节位于耳朵前方,连接着下颌骨和颅骨,是人体最精细的,使用最频繁的关节。它负责下颌运动、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同时参与面部表情活动。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累及下,CT结果显示,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被破坏吸收,关节窝和关节头长在了一起。由于关节间隙的消失,关节完全丧失了活动能力,即“强直”,这也是关节病的终末期表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颞下颌关节受累的并不少见,文献报道50-70%的患者表现为张口受限,但大多数都是轻中度,像王女士这种完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是相对罕见的。

  祝颂松召集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修复、正畸、数字化中心等多学科展开MDT讨论。

  对于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有关节成形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成形术是将长在一起的骨头分开,利用人体组织修整关节表面软骨和骨质,重建出关节间隙。相比关节置换术,手术难度上会简单些,但受肌肉牵拉,关节又会碰到一起,复发率高。尤其像患者本身有关节病的,复发率可能更高。”祝颂松表示,“人工关节置换是切除整个病变关节后,再将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关节假体植入体内,利用材料的特性将关节间隙撑开且撑住,既能恢复关节功能,还能避免自体骨吸收的风险,是目前已知的关节强直治疗手段中复发率较低的。”

  量身定制高精尖手术,迎来新生

  祝颂松团队根据王英的情况,为她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考虑到王英还有下颌后缩的牙颌面畸形,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术还可以同步纠正下颌骨畸形,解决睡眠呼吸暂停的问题。同时,基于患者牙齿状况已经很严重,通过手术为她今后整牙、种植牙等留出可操作的空间。

  最终,团队经过充分讨论评估,决定为王英施行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手术。

  在国际上,颞下颌关节置换手术已成熟,但总体而言,在国内开展的并不多,而且难度很大。”祝颂松解释,一是因为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病率本身不高,真正需要换关节的患者数量不多;二是颞下颌关节周围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手术切口小,这要求极高的手术操作精度;三是除了要恢复关节的灵活度,还要考虑与患者容貌的匹配度,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关节置换术的难点。事实上,术中的考验一个接一个。首先是麻醉关。由于王英张不开嘴,脖子也僵硬无法转动,在术前插管麻醉过程中,本要依托喉镜从喉咙插入的导管,只能在她“低头”的状态下从鼻腔置入气道,给麻醉增加了不少难度。

  其次是多年的类风湿关节炎导致了血管炎,王英的全身血管极细,手术体位的摆放也是一个难点。“通常情况下,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手术要求患者仰头至最大限度,并且需要左右扭转脖子调整位置。王英的脖子被‘锁死’,而手术床的倾斜幅度有限,在进行某些操作时,为了避免神经和血管的损伤,我们要在床两侧灵活调整‘找视野’。”祝颂松说。术中,随着人工颞下颌关节成功置入,王英的张口度已达4厘米。随后,团队又对其上下牙咬合做了精调,既满足正常吃饭的需求,又给日后口腔修复留出空间。

  从数字上看,这只是0毫米到4厘米的改变,但对王英来说,这是她重启人生迈出的最踏实的一步。

  出院前,祝颂松细心叮嘱王英:“回去好好休养,关节不着急过度活动,吃东西尽量注意点,两周后伤口长好后,要慢慢坚持做张口训练。”

  创新数字+诊疗体系,推动全国颞下颌关节学科发展

  “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是目前已知的关节强直治疗手段中复发率最低的,但由于当下还依赖进口,费用居高不下,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比较重的经济负担。我们团队目前正在做国产人工颞下颌关节的研发,已经完成了动物实验,希望尽快进入临床研究,一旦投入临床,费用会比进口的降低30%-50%,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负担。”祝颂松表示。

张口0毫米到4厘米,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让患者重启人生

(浙大口腔医院供图)

  作为颞下颌关节领域的开拓者,多年来,祝颂松以“破解行业难题,惠及更多患者”为目标,从诊疗体系、技术产品创新,基层帮扶赋能到国际合作引领全方位突破,如祝颂松团队研发出微创关节盘复位钉、人工仿生关节盘、国产关节镜、患者匹配式颅颌面接骨板等一系列核心产品,形成覆盖诊疗全流程的国产技术体系,彻底打破国外产品垄断,显著降低患者治疗成本。

  面对颞下颌疾病诊疗“发病隐匿难诊断,中晚期治疗难度大、手术周期长费用高”大多重制约因素,祝颂松以技术革新打破诊疗壁垒,以自主研发突破产品垄断,构建起“诊疗技术-医疗器械”一体化创新体系,同时创新性开展“关节-颌骨-咬合”一体化诊疗,将原本3-4年的治疗周期缩短一半,大幅减轻患者负担。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冬季出行,这份安全指南请收下

  • 如何恰当使用抗病毒药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