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频繁急性加重可能危及生命 慢阻肺病患者坚持长期规范治疗是关键
首页> > 正文

频繁急性加重可能危及生命 慢阻肺病患者坚持长期规范治疗是关键

来源:光明网2025-11-20 11:26

  近日,上海外滩城市地标建筑点亮特殊灯光,“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病”的标语在夜色中格外醒目。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上海、深圳、成都、郑州、哈尔滨多地同步开展慢阻肺日公益亮灯与健康科普活动,聚焦“沉默的杀手”慢阻肺病的筛查与管理,旨在提升公众健康认知,传播科学防治理念,守护全民呼吸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今年世界慢阻肺日的口号是'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病'。这提醒大家存在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时,要及时筛查肺功能。早筛、早诊和规范治疗管理,是慢阻肺病防控的基石。建议40岁以上人群,把肺功能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像量血压一样定期检查肺功能。慢阻肺病患者要长期规范地吸入用药治疗,控制疾病进展,降低患者急性加重乃至死亡风险。慢阻肺病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遵从医嘱,对慢阻肺病和心血管疾病进行综合管理,更好地实现健康获益。”

  呼吸不顺畅,需及早筛查肺功能

  慢阻肺病是我国第三大致死病因。我国有近1亿人患有慢阻肺病,40岁以上人群中每8人就有1位慢阻肺病患者。然而,仅不足3%的慢阻肺病患者知道自己患病,近90%此前从未得到明确诊断,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肺功能已遭受不可逆的损伤。​

  “由于慢阻肺病早期症状隐匿、不易察觉,其漏诊率高达70%​”。近期,多位呼吸科专家在公益科普中强调慢阻肺病的早期筛查的紧迫性。“很多患者把长期咳嗽、气短等当成衰老的自然现象,直到日常活动受限、甚至出现急性加重导致住院才确诊。”专家解释,慢阻肺病的核心特征是“持续气流受限”,也就是常说的“呼吸不顺畅”。而肺功能检查是识别这一特征,诊断慢阻肺病的“金标准”。

  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长期吸烟者、职业粉尘暴露者以及反复出现呼吸道症状的高危人群,应主动接受肺功能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长期规范管理,警惕“急性加重”与“心肺风险”​

  慢阻肺病如果未能规范管理和控制,容易反复发作、出现急性加重导致患者住院乃至死亡。而频繁的中度急性加重或一次重度急性加重,甚至可能会增加慢阻肺病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研究显示,约20%的患者发生重度急性加重后30天内再次住院,约50%的患者在首次因重度急性加重住院后的3.6年内死亡。

  此外,慢阻肺病与心血管疾病“共病率”高,约50%慢阻肺病患者合并患有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病“急性加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包括“心肺风险”在内的风险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及时筛查肺功能,对慢阻肺病做到早筛查、早干预;慢阻肺病患者也应该时刻关注自身心血管健康,做好心肺共病的综合管理。

  目前,联合吸入用药治疗是慢阻肺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专家提醒,慢阻肺病无法完全治愈,但长期坚持规律用药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风险和心肺事件风险。此外,还需要定期随访,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保持健康和规律的生活。

  政策护航基层健康管理、用药保障“提质增效”

  目前,我国约60%的慢阻肺病患者生活在基层地区,国家高度重视基层这一慢阻肺病防治的“主战场”。2024年9月,慢阻肺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地基层医疗机构将为慢阻肺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提供免费追踪查访、常规检查等健康服务。伴随公卫政策逐步落地,基层慢阻肺病筛查与管理机制逐步健全、规范化水平持续得到了提升。

  钟南山院士表示,“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后,非常高兴看到在政策引领下,社会各界共同行动,开展慢阻肺病早诊早治和分级诊疗、支持基层诊疗能力提升、强化基层用药保障等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呼吸健康筑起了牢固防线。让我们共同期待,通过不懈努力,我们能早日达成‘健康中国’愿景中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目标,共筑全民健康基石。”

  面对基层用药缺口,这一制约基层慢阻肺病规范管理的重要因素,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基层慢性病全流程管理与用药保障,支持慢阻肺病等慢性疾病的药品配备工作。通过“强化基层用药保障”叠加“公卫项目健康管理服务”双管齐下,进一步巩固慢阻肺病公卫政策落地成效。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警惕“伪营养师”推销高价保健食品

  • 北京5家医院试点"预住院" 一图带你了解登记流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