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与赛诺菲公益联动打造的“好好呼吸,筑梦‘冠军人生’”婴幼儿呼吸道健康科普项目成功举办沙龙及成果发布。活动中,资深媒体人杨澜与奥运冠军何冲夫妇以及与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同台,就婴幼儿呼吸健康议题进行了探讨,呼吁公众重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预防,守护孩子“人生第一块金牌”——健康呼吸。

RSV科普:认识婴幼儿呼吸健康的“隐形威胁”
随着我国大面积进入到呼吸道疾病高发季,RSV作为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在公众之中特别是在婴幼儿群体引发广泛关注。这种病毒因高感染率与强传播性,其危害已超越公众熟知的流感、鼻病毒等,高居我国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的首位。更值得警惕的是,1岁以下婴儿是RS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疾病负担较重。婴儿时期若发生RSV严重感染,可能带来长期健康影响,未来哮喘风险增加约3倍,这为婴幼儿呼吸道健康防护敲响了警钟。
在现场对谈中,与会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RSV的致病机制进行了生动解读:RSV感染后会在呼吸道内形成合胞样物质,使病毒体积增大,难以清除。儿童的呼吸道本就非常狭窄,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炎性分泌物,就像在细小的管道里灌满了胶水,导致呼吸受阻。
此外,RSV更易侵袭小气道和肺泡,造成肺泡塌陷或融合,影响正常呼吸,这就是感染RSV的婴幼儿容易出现喘息的原因。因此,让家长理解这一机制,有助于配合医生进行雾化等治疗,更好地帮助孩子清除气道分泌物,让呼吸更顺畅。
认知升级:从经验养育到科学育儿
近几年来,家长育儿观念经历了代际变迁。对此,杨澜提出了敏锐观察:“上一代育儿更多依赖经验传承,而当代父母拥有了更多科学认知的渠道和能力。”她认为,这种从“经验主义”到“科学理性”的转变,是现代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更精细化、更科学守护的关键。
杨澜特别强调家长主动学习健康知识至关重要。她指出,父母要真正理解疾病原理,建立“防优于治”的意识,例如提前给孩子打单克隆抗体或者是流感疫苗,从而将健康防护关口前移,而非在疾病来袭时被动应对。
以RSV为例,随着医学进步,相关预防手段不断升级。预防性单抗已成为RSV防控的“关键武器”。《中国婴儿尼塞韦单抗应用专家建议》明确推荐:在RSV流行季前或流行期间注射1剂尼塞韦单抗。《我国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被动免疫预防专家共识》也指出,RSV长效单抗可在生命早期为婴幼儿提供较为及时、安全的被动免疫保护。
与传统疫苗不同,RSV预防单抗通过被动免疫方式,单次注射即可在宝宝体内形成“防护盾”,为新生儿和婴儿提供直接保护。这一进展为婴幼儿呼吸道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创意科普:搭建专业与公众的信任桥梁
作为“好好呼吸”婴幼儿呼吸道健康科普项目的爱心传播官,杨澜从媒体角度分享了健康科普的见解:“有意义的内容必须通过有创意的方式呈现。例如当专家说婴儿的呼吸道只有‘铅笔芯般粗细’时,一种具象的警惕感便油然而生。”
她认为,创意的价值在于将抽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可感知、可理解、可行动的共通语言。同时,她呼吁医护专业人士持续发声、积累信任,“唯有平时种下信任,急时方能收获信赖”。
作为长期关注公共健康与教育的公益人,杨澜在进博现场也见证了本次科普项目成果落地。记者在观察到,此次发布的《婴幼儿呼吸道健康科普手册》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多位家长表示,这种深入浅出、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读物的方式,为他们应对育儿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是一项“将专业关怀送至家长手中”的务实举措。
在对话的尾声,杨澜再次向所有年轻父母发出了真挚的倡议:“呼吸是生命尊严最有力的保障,而父母要成为孩子自由呼吸、好好呼吸的第一守护人,让我们通过提升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开始,帮助孩子们度过健康快乐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