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多元合作赋能,加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
首页> > 正文

多元合作赋能,加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

来源:新华网2025-10-30 16:25

  10月28日,2025年拜耳处方药中国开放创新日在拜耳Co.Lab共创平台成功举办。活动现场,首届拜耳中国“共创·新药”大赛最终优胜企业名单揭晓,六家聚焦在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免疫学及新技术平台的生物科技企业凭借突破性创新成果获奖。

  本次活动以“合作创新携手治愈”为主题,拜耳药物研发、对外合作与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全球及中国管理层,携手行业专家、科研院所、投资机构与初创企业等合作伙伴,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前沿科技突破与未来合作机遇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展现出拜耳对于深度融入中国医药创新生态发展、持续强化开放创新与外部合作的坚定承诺。

  拜耳处方药事业部副总裁、国际研发北京中心总负责人、中国法规科学与注册事务负责人李琦表示:“通过‘拜耳处方药中国开放创新日’,我们希望汇聚顶尖智慧,融合全球视野与本土洞察,与中国创新力量共同书写生物医药的未来新篇章。拜耳不断推进创新与研发战略,并通过多元、开放、灵活的外部合作,赋能和加速新药研发进程,努力实现‘植根中国发展,服务全球患者;链接全球网络,助力中国创新’的愿景目标。”

  近年来,拜耳聚焦重点研发领域,为肿瘤、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神经学和罕见病、免疫学领域的长期增长建立了高度差异化的研发管线。在肿瘤、心血管与肾脏疾病领域,公司不断整合自身研发实力与对外合作机遇,聚焦精准治疗,致力于为患者带来突破性疗法。通过严格的评估和优先排序,拜耳处方药目前完全专注于具有最大未满足需求和最高价值潜力的领域。同时,拜耳将中国视为全球医药创新的核心战略市场与重要伙伴,正在探索多元外部合作、汇聚众多创新动力,持续构建“产、学、研、创、投”协同共进的医药创新生态。

  拜耳于2025年7月在中国首次启动“共创·新药”大赛,旨在深入发掘中国生物科技前沿创新成果,加速本土初创企业创新进程,引领全球医药产业未来发展。其中六家生物科技企业凭借在科学创新突破、临床医学需求、竞争差异优势、可行性概念验证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赢得了拜耳全球专家评审团的高度认可与一致好评——在肿瘤领域:致本医药深耕肿瘤耐药机制研究,依托顶尖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寻求突破;高维医药开发了独特的高维生物学算法提取多维度信息,为复杂疾病寻找有效、特异、易成药的靶点;艾贝乐则聚焦下一代实体瘤免疫治疗,展现出从科研到临床的快速转化能力。在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免疫学领域:阿尔法分子深耕重要的GPCR靶点家族,其AI驱动平台已成功将首创产品推入临床研究;上海轶诺药业专注于自身免疫、慢性炎症及代谢并发症等领域,自主研发多个项目,显示其在全新机制探索上的潜力。在前沿技术平台方面:耀速科技利用器官芯片结合高内涵三维细胞成像,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进行药物发现和精准医学研究。

  这六家优胜企业将获得来自拜耳的多重奖励和专属权益,包括拜耳Co.Lab共创平台入驻奖金,拜耳资深专家及创业导师的定制辅导,拜耳Co.Lab全球线上路演直通资格,以及对接拜耳Co.Lab全球创投联盟合作机构等,从而赋能这些领先的生物医药初创企业进一步加速创新发展进程,早日为患者带来临床亟需的突破性治疗药物及解决方案。

  拜耳处方药事业部高级副总裁,肿瘤研究及早期开发全球负责人Dominik Ruettinger教授表示:“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质量与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已成为全球创新药研发版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高度关注契合拜耳研发策略的高水平创新成果,将在重点领域积极携手更多优秀的中国伙伴,将最具突破性的本土研发成果纳入拜耳的全球管线,携手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变革性疗法。”

  拜耳通过开放创新和外部合作持续强化协同效应,推动中国本土创新成果加速向全球临床开发转化的进程。今年3月,拜耳与浦合医药就一款可选择性靶向MTAP缺失型肿瘤的口服小分子PRMT5抑制剂达成全球许可协议。目前,已招募首例患者参与I期人体首次剂量爬坡临床试验,标志着双方合作的创新成果向最终惠及患者迈出了关键一步。

  此外,作为拜耳开放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及最新举措,其全球共创平台拜耳Co.Lab持续为本土初创企业和早期创新提供全球资源与网络的支持与赋能。自2024年9月开幕以来,拜耳Co.Lab在华已成功吸引了多家高潜质初创企业加入,正在形成覆盖多个创新技术及赛道的生物医药创新集群。此次拜耳处方药首届中国开放创新日上,作为AI+变构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的头部企业宇道生物宣布正式入驻拜耳Co.Lab,双方未来将基于AI驱动的变构药物开发平台ALLOSTAR 探索合作可能。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多地秋天“迟到早退” 秋季为何越来越短了?

  • 我国开展为期3年的医养结合促进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