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0月21日完成爱博合创PANVIS-A 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辅助脑血管造影的首批临床手术。作为全国神经外科领域的重要中心,浙大二院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动临床发展,积极引入新设备、新技术,开展临床验证与前瞻性探索。此次PANVIS-A 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临床的开展,标志着浙大二院在推动术式革新、实现安全增效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领航地位。
三例手术见证技术实力
本次手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许璟主任团队主刀,共5位术者轮流参与操作。为保证手术安全与顺利,术前团队完成了系统的设备操作、无菌规范及手术流程培训,并进行了多轮模拟演练。手术当天,团队协同配合,共完成3台PANVIS-A 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辅助脑血管造影术,3例机器人辅助手术时间平均为20分钟,标志着本次临床辅助手术取得突破性成果。
图:手术室内无人,术者隔室轻松操作。
科技赋能树立新典范
据了解,PANVIS-A 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PANVIS COF 指尖导管直观操作系统延续医生传统操作手感,大幅降低了医生的学习成本;多器械协同驱动能力支持导管、导丝的独立或协同运动,可精准完成置鞘后的全流程操作。凭借亚毫米级操作精度,确保手术安全性;其创新的隔室无辐射操作模式让医生摆脱铅衣束缚,显著改善了职业防护条件;同时,系统全面兼容现有耗材,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便利。这些优势与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度融合,形成了"人机协同、优势互补"的创新诊疗模式,为临床树立了新标杆。
持续探索医工合作新边界
首批临床手术的完成,标志着浙大二院与爱博合创的合作将迈向医工合作的更深层次,进一步探索PANVIS 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在更复杂术式中的应用潜力,通过持续积累临床数据、优化操作流程,共同推动血管介入领域机器人辅助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浙大二院将继续发挥临床优势,以真实医疗需求为导向,为技术创新提供精准方向;爱博合创将依托工程研发实力,持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临床适用性。以"临床引领、技术支撑"的合作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中国智造发展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