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立德树人融入生物制药课程:为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培育医药栋梁
首页> > 正文

立德树人融入生物制药课程:为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培育医药栋梁

来源:光明网2025-10-20 17:11

  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将“立德树人”基本理念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之外,更要培养其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使其成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生物制药作为关乎国民健康与国民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高校生物制药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其中,为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制药专业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一、生物制药领域中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

  在生物制药专业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首先对于学生进行教学前,应让学生明确责任理论是基石,能让学生树立药品质量危及生命的职业操守,理解其研发生产流通各个环节的伦理规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临床试验的受试者的权益保护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边界等。其次,家国情怀是动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让学生明确我国在研创新药高端制剂、罕见病等方面的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让学生树立积极投身于医药科技创新的学习之中,能打破“卡脖子”技术瓶颈的使命感,在此在进行教学时,应让学生明确未来应以服务社会为自身的发展方向。教师让学生在未来职业规划时,能认识到积极投身于基层的意义,让学生能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形成科技报国、服务于人民的价值取向。最后,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创新精神是支撑在传授前沿知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其能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新鲜血液”。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目标设定

  (一)健康中国背景下课程改革的紧迫性

  生物制药课程的改革已从传统的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对于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不仅需要大量掌握先进技术研发的人才,更需要具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视野、熟悉公共卫生政策、关注医疗公平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生物制药课程往往局限于单一技术模块的内容讲解,缺乏对健康中国战略内涵、基层医疗现状、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等内容的深入融合,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多元需求,因此课程改革迫在眉睫,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跨学科教学活动,实现综合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二)课程改革目标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融合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能积极服务于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素质生物制药人才这一目标与立德树人理念高度契合,具体表现在:以德育为先将职业道德、生命理论和社会责任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之中,确保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正确。其实在生物制药教学时,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进行教学时,能引导学生关注基层与乡村的健康需求,培养其扎根一线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格完善与专业成长的统一。

  三、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的课程改革路径

  (一)结合立德树人理念的生物制药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针对生物制药课程内容的改革,应着力构建专业思政加战略的三维课程体系。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开设具有战略导向的课程,使学生思考生物制药这一门课程学习的意义,将课程思政的元素融入其中,还积极挖掘乡土特色内容,将专业知识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例如,教师开设《健康中国与生物医药发展》《乡村振兴中的健康挑战与机遇》等课程时,可抛出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我国癌症患者为何长期依赖进口高价药基层医院?为何缺乏治疗罕见病的特效药?如何让创新药更快惠及亿万民众?针对这些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结合身边的一些真实数据和患者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制药专业学习不仅关乎个人职业发展,同时肩负着时代使命,让学生能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些内容,如疫苗如何高效、公平配送到偏远乡村?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时,能够树立正确的目标,并积极弘扬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文化精神,在完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乡土情怀。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生物制药专业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化作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具体行动,让学生在知识学习时能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协同发展。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改变传统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多元化、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这样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引入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从技术、经济、伦理、政策等多个维度分析问题,从而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责任感。

  例如,教师在开设《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中,教师精选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并且具有争议的一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度研讨。在课堂中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从多个层面进行讨论。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进行思考,与他人模拟辩论,这样能多维度分析问题,还能深刻地体会到药品质量无小事的职业责任感。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在与他人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以及自主探究,使生物制药课堂从知识的“传递场”转变为思维的“训练场”和责任的“培训场”,让学生能掌握专业的知识,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伦理决策等核心素养,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这样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也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目标。教师整合优质虚拟仿真实验融合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的学习途径。

  例如,教师在进行“药物筛选流程”知识教学时,教师优化教学平台,对药物筛选中无法在普通实验中开展的一些环节,能借助信息技术中的虚拟仿真软件来实现。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情的了解,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数据分析,在课堂中借助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能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与辅导。同时利用仿真模拟实验,让学生观看药物筛选过程中的微观层面的变化,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知识。同时教师借助线上互动平台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能针对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逐一分析后,筛选适合能力提升的作业,让学生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有效地巩固课堂的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将抽象复杂的知识以可视化、具象化、可操作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也能提升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是符合国家战略、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聚焦“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两大主题,通过深化教学活动,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能有效地“破解”当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难题,能确保生物制药人才不仅精于“术”,更能明于“道”,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进的新时代医药工作者。

  作者:武汉东湖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副教授 韩端丹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外卖送得安心也要吃得放心

  • 集采药,拼质量才能护健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