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医者,德为术之首;为师者,德为教之魂”。
孟祥姣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谙“大医精诚”的精神圭臬,将立德与立术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秉持“铸魂塑格、启智育新、躬行垂范”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潜能,培养新时代的医学人才。
在孟祥姣教授“身教重于言传”的沉浸式引领,学生中先后有5人次荣获国家奖学金,2个团队获得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3人次获评山东省优秀毕业生,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临床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并作为骨干成员荣获山东省十佳研究生导学团队称号。
铸魂塑格,厚植医者仁心
医务工作者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医者,孟祥姣教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患者为本,至诚至信”的信念,在规范诊疗的基础上,为每位患者尤其是疑难重症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综合多模式治疗策略,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轻不良反应。
凭借精湛医术和以患者为本的信念,孟祥姣教授赢得了患者与家属的广泛赞誉,每年获赠锦旗、感谢信数十件。其诊疗服务遍及全国31个省份、244个城市,因表现突出被授予“山东省医务系统最美女职工”荣誉称号。
同时,孟祥姣教授也将医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培养“既有仁心仁术、更有家国担当”的卓越医学人才铺路引航,所培养的学生在其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同样扎根临床一线,视患者如亲人,以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服务人民健康。
问道致用,勇攀医学科研高峰
面对我国胸部肿瘤防治的重大民生需求,孟祥姣教授以改善人民健康为己任,聚焦恶性肿瘤诊疗难题,在高质量完成繁重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学术研究与交流,深耕肿瘤精准诊疗与免疫治疗前沿领域。
作为肺癌、食管癌和乳腺癌多学科专家团队核心成员,孟祥姣教授还受聘为人民好医生中青年“双创”专家库(肺癌领域)特约专家,并参与编写了《磁共振引导肿瘤放射治疗学》《放射免疫新实践》《中国医学教育题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等多部教材与专著,给肿瘤临床治疗和推动规范化诊疗提供了实践新思路。
这份勇攀医学科研高峰的精神同样被用于孟祥姣教授的日常教学之中,通过贯通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以此构建动态更新的知识体系,配合定期开展的教学查房、病例分析、课题组会等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追溯学科本源、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实践中锤炼其转化创新成果的实践智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她指导的学生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奖学金、优秀团干部、优秀住培学员及校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启智育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孟祥姣教授始终坚守“生命至上”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推进学术创新,引领学科发展,其带领的团队还被评为2024年山东省卫生健康领域“恶性肿瘤精准治疗”领军创新团队,并两次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孟祥姣教授“身教重于言传”的引领下,学生逐步形成“从临床问题出发—突破关键—回归临床验证”的转化医学创新思维,通过参与高水平学术会议不断拓展视野、激发创新潜能。在她指导下,学生团队两次荣获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
躬行垂范,践行家国使命担当
孟祥姣教授坚守仁爱之心,躬行垂范,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
为了让更多人正确了解、治疗与预防疾病,孟祥姣教授利用工作之余深入基层,积极参加社会义诊服务,为社区和乡村群众答疑解惑,同时还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开展线上义诊服务,创建科室微信公众号“山肿胸放四病区”,联合线上媒体平台发布800余条科普视频和文章,累计阅读播放量达1000万余次,让基础医疗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此举获得广受患者与公众的认可与好评,孟祥姣教授也在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均入选全国“好大夫”榜(分别为第6位、第6位及第2位)。
此外,孟祥姣教授还将“医德为魂,爱岗敬业”的理念用于教学之中,除专业知识外,着重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投身人民卫生事业、扎根肿瘤防治一线、奉献国家的远大理想与情怀。
在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的双重岗位上,孟祥姣教授以赤诚之心投身育人事业,以仁爱之心守护患者健康,以实干精神诠释新时代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可信赖、可追随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