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号召,推动体医融合政策落地见效,同时积极践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大力推进医学人文建设,链接社会文化资源,推进艺术疗愈进医院、进病房”指示精神,北京小汤山医院日前举办“体医融合·健康同行”主题学术活动。通过举办“律动·新生——运动赋能健康”主题摄影展和发布“运动干预指导手册”、启动匹克球运动干预项目,展示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推广慢性病运动干预策略,探索医疗机构开展体医融合工作的有效模式。
北京小汤山医院党委书记张金霞指出,“体医融合·健康同行”主题活动既是体育、艺术与健康相互促进的生动展示,也是小汤山医院人文艺术疗愈的又一次具体实践。医院作为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医艺融合试点单位,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文化建设,不断探索体医融合、医艺融合的实践途径。依托医院独特优势,建立一整套集温泉水疗、森林康养、中医养护、药膳食疗、运动干预、物理治疗、艺术疗愈等于一体的全要素自然疗法体系,打造健康中国的“小汤山模式”,努力引导新时代医院服务新方向。
北京融和医学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原北京市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大鹏作了《运动与健康》主旨报告。他指出,运动在防治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疾病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曲易琴、禅功柔拳联演《高山流水》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活动中,由北京小汤山医院联合运动是良医(北京)健康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编撰的“运动干预指导手册”发布,手册介绍了运动处方的基本知识和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等慢性病的运动干预方法;列举了匹克球运动、北欧越野行走、水中运动等特色运动项目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指出了运动损伤的防治方法。该手册的发布,旨在帮助公众通过科学运动实现健康目标,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指导科学运动的实用工具,为人民群众提供自我健康管理的贴心指南。
此外,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索亚伦在活动作了《艺术与医学的邂逅》主题发言。他指出,摄影不仅是视觉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载体。一幅充满生命力的摄影作品,可以点燃患者的希望。运动与摄影艺术相结合,能让观者感受到运动的激情、健康的可贵,以及医学的温度。将艺术、运动与医学深度融合,能为患者和公众提供身心兼治的健康新选择。
“运动干预指导手册”发布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长汤伟民则表示,“体医融合”作为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过程中一项创新性举措,正逐步成为慢性病防控、健康促进的重要抓手。北京市卫健委和北京市体育局共同编制的《“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将体育工作特别是全民健身工作贯穿始终,从体卫融合角度出发,发掘卫生健康与体育的内在联系,以“大体育”推动“大健康”,实现体育和健康的深度融合。未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深入开展涵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内容的专项行动,积极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科学传播健康知识,广泛传授健康技能,探索推广体医融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
据悉,活动由北京小汤山医院、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北京体育大学联合主办;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自然医学分会、运动是良医(北京)健康技术研究院协办;2025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支持。(赵润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