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举办。大会以“凝聚发展共识、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繁荣未来”为主题,共商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实践路径。
开幕式上,来自50多个国家的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全球发展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凝聚广泛共识。
大会现场,主题展示环节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作为特邀医疗机构携“移动的生命线”登场,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该项目以真实故事为蓝本,生动展现移动手术车在海外救治病患的感人场景,让300多名中外嘉宾沉浸式读懂“中国方案”。这一代表中国医疗创新与大爱精神的实践案例,向世界递出了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据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首创“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技术体系”,以“不开刀、无放射线、无造影剂”的优势,成为入选联合国全球推广体系的中国原创医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落地,迄今已在全球68个国家的1042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在十余年前布局建设复合技术团队,通过融合内外科技术,不断探索创新,发展并逐步完善了超声引导介入技术体系。依托该技术体系,团队进一步研制出“超声引导介入手术车”。该车辆无需铅防护及大型放射设备,配备扩展空间与层流净化系统,可不依赖医院,深入偏远山区开展“上门手术”。此次亮相的“移动的生命线”项目,正是以该手术车为核心载体,不仅在国内多地开展筛查及救治,还推广至多国家。
潘湘斌表示:“只有少数人能做的手术,不是好手术;能做的人少,能救的人自然就少。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因此,潘湘斌团队常受邀赴多国的医学中心进行手术演示和在国际学术平台上作专题报告。在技术输出的同时,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医疗合作模式,致力于帮助各国打造属于自己的医疗团队,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升级。
从“授人以术”到“育人以能”,阜外医院把手术台变成讲台,将技术、标准与理念一并交予世界,持续浇灌全球心血管病防治的“中国方案”。未来,阜外医院将继续深耕国际医疗合作,以创新技术为笔,以仁心仁术为墨,把“移动的生命线”延伸得更长、更远,让每一颗心脏都健康跳动,为全球健康事业再添中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