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 胡苏宁
种植牙是现代口腔医学中一项重要的牙齿修复技术。它通过外科手术将种植体(即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内,待其形成稳定的骨结合后,再在种植体上安装基台和牙冠,以恢复缺失牙的咀嚼功能和美观。种植牙系统通常包括三部分:种植体、基台和牙冠。种植体通常采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纯钛材料,模拟天然牙根的功能;基台连接种植体与牙冠;牙冠则是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定制的个性化修复体。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 胡苏宁
什么情况可以选择种植修复?
种植修复适用于单颗、多颗甚至全口牙缺失的情况。特别对于无法适应活动义齿、对口腔功能及美观有较高要求的人群,种植牙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式。
与传统修复方式相比,种植修复的优缺点是什么?
传统的修复方式主要包括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美观舒适,咀嚼效率高,但其需要磨除邻近健康牙齿作为基牙,可能增加邻牙未来发生牙髓或根尖周疾病的风险。活动义齿适用范围广,但需每日摘戴,可能因基托和卡环引起不适,且咀嚼效率较低,对于牙槽骨严重吸收的患者,效果常不理想。
相比之下,种植牙无需磨损邻牙,也无须卡环和基托固位,舒适度高,外观自然,咀嚼功能接近天然牙。但其治疗费用较高,周期较长。对于注重口腔功能与美观的患者而言,种植牙往往是更优的选择。
种植义齿(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 胡苏宁)
固定义齿(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 胡苏宁)
活动义齿(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 胡苏宁)
老年人可以进行种植手术吗?
老年人同样可以考虑种植修复,但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全身健康状况稳定、种植区有足够骨量或可通过植骨手术改善骨量、无严重的系统性疾病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患者存在未控制的心脑血管疾病、中重度骨质疏松、正在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尤其是静脉注射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有头颈部放疗史,通常不建议接受种植手术。医生应全面评估其口腔与全身状况,判断患者是否适宜手术。对符合种植条件的老年人,种植牙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进行种植手术的时机?
种植手术的时机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口腔局部条件与全身状态综合判断。多数情况下,拔牙后需等待2–4个月,待拔牙创口愈合后再植入种植体;之后再经过3–6个月的骨结合期,方可进行牙冠修复。若患牙拔除时无急性感染、骨量充足、且种植体可获得良好初期稳定性,也可考虑即刻种植,即拔除患牙时,同时植入种植体。
全口牙缺失可以进行种植修复吗?
全口牙缺失的患者有多种种植方案可选。传统全口种植通常需要植入8-12颗种植体,采用分段式修复,治疗周期较长;All-on-4®技术仅需植入4颗种植体即可恢复半口牙列,并实现即刻负重,术后24小时内可戴入临时修复体;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则通常需要植入2–4颗种植体,以增强活动义齿的固位和功能。
种植修复的治疗流程
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全身情况评估、口腔检查及CBCT影像分析,以制定个性化方案。术前需完成血液检查、牙周及牙体治疗。手术在局部麻醉下植入种植体,7–10天后拆线。经过3-6个月的愈合期,种植体完成骨结合。对于埋入式愈合的种植体,则需要进行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2–4周后开始修复阶段,包括取模、试戴和最终戴牙,通常需2–3次就诊。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定期复诊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种植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对种植牙的成功至关重要。术后1-2天伤口可能有少量渗血,可自然吞咽,应避免反复吐出。术后2-3天可能出现术区或面部肿胀,24小时内可通过冰敷来减轻肿胀,24小时后则需要热敷。手术当日建议进食半流食,不要进食过热的食物。2–3个月内避免咀嚼过硬食物。术后要遵循医嘱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物和漱口水。术后两周内禁止吸烟,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若接受上颌窦提升术,应尽量避免打喷嚏和擤鼻涕。
种植牙的远期维护
种植牙的长期成功离不开医患双方的共同维护。日常护理应使用牙间隙刷和牙线进行清洁,可配合使用冲牙器清除种植体周围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检查种植体周围组织、咬合情况,并拍摄X线片,明确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特殊人群需额外注意,如吸烟者必须严格控制吸烟量,降低种植失败风险;糖尿病患者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牙周炎患者则需定期接受牙周治疗。研究表明,维护良好的种植牙10年存留率可超过95%。如发现种植体周围牙龈红肿、出血或咬合不适,应及时就诊,早期处理可有效预防种植体周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