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白露时节,昼夜温差显著增大,秋风渐起,空气中的湿度明显下降。这种干燥凉爽的气候,最容易使肺脏遭受燥邪侵袭。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秋季燥邪当令,容易耗伤肺津,导致肺气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从而引发咳嗽、咽干、痰黏等不适症状。特别是平时就有呼吸道敏感问题的人群,此时更应注重养护。白露时节前后,要注意从饮食、起居、运动、用药四方面养肺,安然度过 “多事之秋”。
防咳先防燥,饮食润养是基础
应对秋燥咳嗽,预防胜过治疗。那么如何预防气候干燥引起的咳嗽呢?饮食方面,应当注重滋阴润肺,可以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因为中医认为“白色入肺”,白色食物益气行气,对于润肺有很好的功效。如雪梨、银耳、百合、山药等,都具有良好的润肺效果。同时需要注意减少辣椒、生姜、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补充水分也是应对秋燥不可少的手段,早上起床可以先喝一杯温开水,每日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
起居有常,避免呼吸道受刺激
早晚温差大,应及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出门记得戴上口罩,别让凉风直接吹进口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湿度,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睡前可以用温水泡泡脚,能帮身体驱散寒气,间接减轻肺的“受凉负担”。
另外,最好能够改善不良习惯,戒烟限酒,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适度运动,强健肺气
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有助于提升肺部功能,早上可以进行深呼吸练习,帮助肺脏排浊纳新。日常也可以选择选择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或者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方式。但是要注意运动时避开大风、寒冷、雾霾、扬尘等天气,以免吸入冷风和污染物刺激呼吸道。
辨证论治,应对咳嗽有良方
秋季咳嗽多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常伴有喉咙干燥疼痛,这是燥邪伤肺的典型表现。若咳嗽频繁,痰黏难以咳出,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需要进行及时干预。
对此,可以选择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功效的中成药,如连花清咳片。研究发现,连花清咳片可快速减少咳嗽次数,还具有化痰作用,能减少痰液生成、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其次,连花清咳片对已经形成的炎症反应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保护气道黏膜,减少炎症对黏膜的刺激,促进咳嗽、咳痰、咽干等症状缓解。
总之,白露时节护肺防咳,需要防燥、保暖、润养多管齐下。通过科学养生和合理用药,可以有效缓解秋季呼吸道不适,保持呼吸通畅,安然度过这个“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