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处暑过后,暑气渐消,天气开始转凉。民间素有“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的说法,形象地道出这个时节的气候特点——中午天气依旧炎热,但早晚已经变得非常凉爽。每到夏秋交替时节,就会发现感冒人群开始增多,出现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为什么夏秋之交往往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天气逐渐转凉,为病毒和细菌的繁殖与传播提供了更适宜的环境;二是经历夏季持续高温后,人体能量消耗较大、睡眠可能不足,导致免疫力相对减弱。与此同时,季节转换期间气温波动明显,若衣物增减不及时,机体难以快速适应温度变化,呼吸道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增加。
如果不慎感冒,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用药,可选择连花清瘟等常用感冒药对症治疗,其对感冒、流感引起的发热、鼻塞流涕、咽喉肿痛、身体乏力及肌肉酸痛等多种不适症状均有改善效果。尤其是它的组方创造性地加入红景天提高免疫固正气,可以扶正祛邪,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季节更替之际,为避免感染呼吸道疾病,日常生活中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科学防护:
一、合理增减衣物。换季时单日温差较大,早晚偏凉,中午气温回升。建议采用“薄层叠穿”的方式,出门时备一件轻薄外套,适时穿脱,避免因身体骤冷骤热而诱发感冒。
二、坚持每日通风。室内长时间封闭易积累病菌,建议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0分钟,促进空气流通,降低病原体浓度。需注意,夜间休息时应关闭窗户,防止着凉。
三、规律作息解秋乏。入秋后人体容易感到疲倦乏力,即所谓“秋乏”,表现为白天精神不振、夜间睡眠质量下降,这会直接削弱免疫力。建议早睡早起,中午适当小憩20–30分钟,有助于恢复精力。
四、调整饮食防秋燥。秋季气候干燥,易使呼吸道黏膜失水,防御功能下降。可多喝温水,多食用梨、柚子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适当添加银耳、百合等滋润食材,少食辛辣、烧烤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不良影响。
换季是身体适应外界变化的关键期,更是对免疫力的一次“小考”。只要掌握科学的防护方法,就能平稳度过这段时期,享受秋高气爽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