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现代社会,体重管理成为许多人关注的健康议题,而不科学的节食方法往往带来更多健康隐患。2025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医生张宇娜从专业角度,为我们解析科学体重管理的有效方法。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张宇娜医师正在通过CT影像排查患者脑部病变部位 供图
过度节食的双重健康警示
张宇娜医生指出,很多人误将减肥等同于"少吃",但过度节食实际上是对健康的透支。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过度节食会带来四方面危害:一是代谢"刹车"效应,长期热量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形成易胖体质;二是营养"断供"引发肌肉流失、脱发、月经紊乱和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三是心理"失控",饥饿感会刺激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增加暴食症风险;四是脏器“代偿”损伤,可能导致胃酸反流、胃炎甚至脂肪肝。
张宇娜医生补充道:“从中医角度分析,脾胃作为‘后天之本’,过度节食会损伤脾阳,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出现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脾虚还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造成痰湿壅滞,加上饥饿引发的情绪焦虑和肝气郁结,最终形成‘脾虚-痰湿’的恶性循环。”
针灸参与体重调节的作用机制
张宇娜医生还指出,针灸在体重管理中的作用并非单纯减重,而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和脏腑功能,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状态。
这是什么人体“工作”原理呢?张宇娜介绍: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增强脾胃运化能力,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减少痰湿积聚;平衡阴阳,激发身体整体代谢能力。与单纯节食相比,针灸更注重“调理”而非单纯“减重”。
“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在调节体重的同时,还能带来便秘缓解、睡眠质量提升、面部气色改善、脱发缓解和免疫力增强等多重益处。”张宇娜说。
针灸体重管理的适用性与关键穴位
张宇娜医生强调,针灸减肥并非人人适用,更适合基础代谢慢、单纯性肥胖、局部肥胖、软脂肪堆积、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以及其他减肥方法效果不佳的人群。
据她介绍,常用穴位包括:中脘穴(健脾和胃,改善腹胀)、天枢穴(通腑排便,消除腹部脂肪)、带脉穴(疏通带脉,收紧腰腹)、丰隆穴(化痰湿,健脾胃,调节代谢)、内庭穴(清泻胃火,抑制食欲)以及太冲穴(疏肝解郁,缓解压力性暴食)。
治疗周期需因人而异,针灸减肥并非一劳永逸
据了解,针灸减肥的治疗周期需因人而异,通常一个疗程为10次,每次治疗时间约30-40分钟,每周治疗3次。具体方案需要医生根据个人体质和肥胖程度制定。对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埋线减肥是较好的选择,通过持续刺激穴位促进代谢,每次治疗约20分钟,10天一次,4次为一疗程。
对此,张宇娜医生表示:“需要强调的是,针灸减肥并非一劳永逸,必须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应避免高油高糖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运动方面建议结合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巩固效果。”
最后,张宇娜医生特别提醒:“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云南网通讯员 袁梦 张全颖 责任编辑:秦黛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