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8月9日,“口腔健康与营养促进项目”专家交流会在古都西安落下帷幕。本次会议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慢病防治赋能基金主办,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提供专业指导,陕西省预防医学会口腔保健专业委员会承办,御健未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持,来自全国口腔医学、营养学及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参会,就相关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和实践经验交流。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海外项目部部长吴丹
开幕式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海外项目部部长吴丹介绍了“口腔健康与营养促进项目”的背景和目标,指出该项目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具体行动之一,旨在通过关注口腔健康与营养的关系,探索“未病先防”的实践路径。
陕西省预防医学会会长杨保利
陕西省预防医学会会长杨保利表示,学会将积极支持并参与该项目,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及行业伙伴共同努力,推动口腔健康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梁军
随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梁军详细介绍了公益筛查项目的实施方案:首期将在西北五省开展口干症、放射性龋专项筛查,目标是建立区域性口腔健康数据库,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未来将根据实施情况,逐步向中东部省份扩展。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马哲教授
进入主题演讲环节,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马哲教授首先指出,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双向互动”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未来将围绕“深化机制、强化协同、优化预防”三大核心,推动从“疾病治疗”向“整体健康管理”的跨越。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瑞娟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瑞娟教授强调,合理膳食是维护口腔健康的核心策略,并指出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不仅能提供牙齿和口腔所需的营养,还能保障口腔的正常功能和健康。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黄瑞哲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黄瑞哲教授则围绕放射性龋的防控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他指出,放射性龋的防治需构建“三位一体”系统性防控体系,通过放疗前精准预防、放疗中动态监测、放疗后终身维护的三阶段闭环管理,实现从单纯治疗向健康管理的历史性跨越,为提升肿瘤幸存者生活质量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苗群爱教授
在下午的主题演讲中,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苗群爱教授基于口干症的研究进展指出,口干症的病因多样,首先需要明确分类与病因,治疗时应分层干预,包括唾液替代品、针对性药物、基因治疗等,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涎腺干细胞移植、光生物调节等前沿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沈意涵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主任医师那思家则分别以“口腔种植治疗的数字化进阶”与“舒适化在口腔外科中的应用”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为高龄缺牙患者提供了更安全舒适的解决方案。
圆桌论坛-学术探讨
最后的圆桌论坛-学术探讨环节由汉中市口腔医院院长孙烨主持,兰州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李志革、西宁市口腔医院副院长王海琴、西安大兴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张梦葩、渭南市第一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王斯璐及御健未来(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志刚参与讨论。嘉宾们围绕口腔健康与营养干预的协同展开交流,强调了加强患者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口腔疾病预防与治疗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政策以及加强跨界合作的可能性。
参会人员合影
经过为期一天的深度交流,与会专家就口腔健康与营养促进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务实交流。后续,“口腔健康与营养促进项目”将继续推进基层筛查,深化跨学科合作,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致力于提升相关人群的口腔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