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本草溯源》:一株三七,透视中药材现代化与地方产业突围之路
首页> > 正文

《本草溯源》:一株三七,透视中药材现代化与地方产业突围之路

来源:光明网2025-08-04 18:14

  中医药振兴正迎来历史性机遇。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引下,我国正着力构建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让千年中医之术焕发时代生机。一方面要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另一方面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医药品牌。这一进程中,如何让传统本草既守住根脉又创新发展,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纪录片《本草溯源》应运而生。这部由腾讯新闻精心制作的"中医药版《山海情》",带领观众走进中国最优质的道地药材产区,用镜头记录下中药产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发展机遇。首期节目以云南文山三七为切入点,通过一株药材的成长历程,展现了传统产区在现代化转型中的探索与实践。

  《本草溯源》以小见大,通过三七这个"金不换"的传奇药材,折射出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之问:如何让传统价值转化为现代优势?如何让深山瑰宝走向广阔市场?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对中医药文化的深情记录,更是对产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为中医药振兴提供了生动的影像注脚。

《本草溯源》:一株三七,透视中药材现代化与地方产业突围之路

  换不来金的“金不换”,三七为何无法走出价值深山”

  文山,位于云南东南部,是三七的道地产区,占据全国九成以上的三七交易量,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结构皆为三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随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的发展,中药资源正逐步走入产业规划的核心区,中药材种植也被视为带动地方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本草溯源》:一株三七,透视中药材现代化与地方产业突围之路

  然而,当《本草溯源》走进这片被誉为“南国神草”的原产地,当镜头对准产业表层之下的现实肌理,却呈现出另一种静默的图景:仓库堆满未售出的原料,农民守着价值难以实现的“金不换”,望价兴叹。

  名为“三七”的中药材,源于其苛刻的生长要求(三分阳七分阴,三年种植七年养土),这也让七农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游牧民族”,但长久以来的辛勤劳作并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据金七药业创始人张云生介绍,“当大量资本涌入炒作,三七产量随之增加,却迎来了将近10年的市场低迷期,文山也成为了原料‘殖民地’。”深入山间地头的镜头,直观展示出文山三七产业背后的沉默与焦虑。

《本草溯源》:一株三七,透视中药材现代化与地方产业突围之路

  《本草溯源》以“实地溯源”为引,却揭示出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难以掌握产业话语权的文山三七,沦为“原料殖民地”的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产业价值链的失衡,也反映了欠发达地区在市场体系中的话语权缺位。

《本草溯源》:一株三七,透视中药材现代化与地方产业突围之路

  “这是文山人的一种痛。”这走不出深山的痛,不只是地理上的交通障碍,更是产业结构的低端困局,是长期累积的经济发展权缺席,三七的高价值未能真正留在本地、惠及农人。

  也正因此,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提出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等意见。云南当地也持续加码,围绕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发展定位,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三七全产业链发展。在包括金七药业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在逐步完成从农产品到工业品的华丽转身,走出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草溯源》:一株三七,透视中药材现代化与地方产业突围之路

  让问题被看见,影像力量让地方之声走出深山

  《本草溯源》的力量,正是在于其贯穿始终的“问题意识”与克制的呈现。节目没有急于“开药方”,而是以克制又真诚的视角,层层揭示三七背后复杂的地方现实。

  在张云生的叙述中,观众得以看见一位本土企业家的艰难求生:41岁选择辞职创业,放弃体制内的“金饭碗”,回到家乡创办三七精深加工企业。他坦言,“我们觉得这个产业,一定能带动文山经济的发展,这比我去干任何事都有意义。”但现实并未如理想般顺利——质量标准不达被国外市场退货、科研投入数年难见回报。《本草溯源》回避产业起伏、科研失败、技术瓶颈,也没有回避民营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的重重阻力。

《本草溯源》:一株三七,透视中药材现代化与地方产业突围之路

  从看见问题,到推动改变,是纪录片的更高意义所在。《本草溯源》不仅客观展示了三七这株“南国神草”的医用价值,更关注它在产业链中的现代化尝试。纪录片中呈现的金七药业,正在以更长远的视角进行产业布局。

  更值得关注的是,《本草溯源》以记录者的视角,完成了与中药材的发展,及当地人民之间的命运共振。节目主理人何润锋,聆听着三七种植户站在百年老屋前讲述代代传承的故事,“三七最大的价值,也是帮助我们摆脱贫困。”在朴素的话语背后,是产业发展带动七农脱贫致富的真实回响,节目把镜头对准这片土地,将表达权交还给了代代守护它的人们。

《本草溯源》:一株三七,透视中药材现代化与地方产业突围之路

  这种现实主义的表达让三七再一次进入公共视野。将“中药命运”置于土地、个体与时代之间,被更多人看见、理解、讨论,真正走到了大众的话语场中。这既是对纪录片媒介功能的回归,也是一种对社会真实的回应,让影像记录成为民族文化、地方坚持与产业现实的交汇点。

  走出深山,走进未来:中药现代化需要怎样的真实书写?

  《本草溯源》呈现的不只是当下,更让大众看到中医药走向未来的路径,“溯源”二字不单单是对历史与文化的回望,更是更当代产业如何完成自我更新的现实追问,找到本土产业如何跟上时代发展的答案。

  从短短一集节目中,观众与从业者已经能够窥见,地方政府和本土企业正在尝试打破“原料输出、价值外流”的旧有格局,在深加工、标准制定、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多点突围。这种自下而上的努力,正悄然改变着三七的未来。据报道称,2024年文山州中药材在地面积达245.24万亩,全年综合产值达413.17亿元,其中三七产业产值超206.25亿元,同比增长15.26%。这不仅体现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也说明以三七为代表的本草资源,正逐步从“被动依附”走向“价值主导”,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本草溯源》:一株三七,透视中药材现代化与地方产业突围之路

  经过《本草溯源》的记录,“走出深山”不再只是一句地理意义的象征,更是一次文化认知的重建,对民族经验的重新凝视。三七,为何三年一熟、七年轮耕?为何不能连作、不能积水、需要一株株手工掐花?这些做法看似笨拙,却并非技术的落后,而是世代相传的土地智慧。那是一种与自然保持距离又依存共生的节奏感,是一种不与时间争速、而是选择与之对话的生命方式。

  在一个追逐热点、倚重流量的内容时代,腾讯新闻把镜头对准文山的大山深处,把时间留给土地,把表达权交还给最原始的劳动与坚守。正如那句节目slogan:“从土地中找到答案”,这不仅是纪录片的口号,更是一种创作信念——相信真实,相信扎根,相信那些沉默的坚持最终能开出值得被看见的花。

  同时,《本草溯源》展现出的制作水准无疑为纪录片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无论是在镜头语言的呈现,还是在细节的打磨上,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与专业精神。节目以极具洞察力的视角捕捉到地方产业的困境与创业者的动人坚守故事,精致的拍摄手法和高水平的叙事结构,让每一个画面都充满张力和情感,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与思考深度。通过高质量的制作,节目不仅呈现了真实的地方故事,还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知中国本草的文化底蕴和时代价值。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55种药品纳入第十一批集采 确保百姓用药质优价宜

  • 给“网红医生”治治流量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