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聚焦IBD诊疗困境:强化专科能力,打通规范诊疗“最后一公里”
首页> > 正文

聚焦IBD诊疗困境:强化专科能力,打通规范诊疗“最后一公里”

来源:光明网2025-08-04 15:34

  2025年8月1日,“炎症性肠病(IBD)规范化诊疗与管理专项能力提升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作为国家 IBD 诊疗领域的首个系统性攻坚工程,本项目聚焦“规范专病管理、强化专病能力建设、推动认证实施”三大核心,通过制定标准文件、构建双轨培训体系、推行分级认证,推动全国IBD诊疗水平同质化跃升,切实打通IBD规范诊疗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炎症性肠病(IBD)规范化诊疗与管理专项能力提升项目”由武田中国公益支持,以全面提升我国IBD诊疗与管理水平为核心目标,与将慢性病管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健康中国2030”高度契合,为终身随访的IBD患者探索规范化的管理路径。会上,消化病学及IBD领域的众多权威专家学者围绕IBD规范化诊疗、学科建设、能力提升等关键议题展开讨论,持续推动临床诊疗质量迭代升级,共建肠道健康新生态。

聚焦IBD诊疗困境:强化专科能力,打通规范诊疗“最后一公里”

  150万患者需求激增背后:IBD诊疗服务能力缺口亟待填补

  IBD是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常见症状有便血、腹泻、腹痛等,其高误诊率、长期治疗负担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深远影响,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疾病管理的重要挑战。IBD患者多见于中青年群体,在我国,2024年IBD患者数量已接近91万,预计2025年将达到150万。

  IBD患者需求显著增长对诊疗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临床诊疗角度来看,目前IBD专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据IBD-QCC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7月,认证医生仅486人,推算全国IBD专科医生约1000人,这远不能匹配快速增长的患者需求,形成了日益扩大的临床服务能力缺口。

  更严峻的是,基层诊疗能力的薄弱进一步放大了服务缺口。IBD 的诊断与治疗高度依赖专业经验,而基层医生对疾病的认知与规范诊疗能力明显不足:《中国 IBD 蓝皮书》显示,近 50% 的克罗恩病患者需经 2 次以上就诊才能确诊,80% 的患者曾被误诊为肠结核、肠梗阻等疾病,部分患者的误诊周期长达数年,直接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同时,基层对生物制剂规范使用、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等核心能力的欠缺,还可能导致 “轻症拖重、重症乱治”,加重患者病情与治疗负担。

  “IBD疾病负担的持续攀升,不仅是医疗行业需要应对的挑战,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专项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IBD学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旻湖教授强调,“我们希望通过多方协作,推动专科人才培养与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更规范、更便捷的诊疗服务,真正从科学管理中获益。”

  打造IBD规范诊疗样板,让规范化诊疗服务惠及更多患者

  规范化诊疗与管理对于改善IBD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自1956年开始认识IBD之后,我国相继多次制定和更新了中国IBD诊断和治疗的共识和指南,并推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IBD 规范化诊疗体系。

  为了规范IBD专病管理,强化专病能力建设,项目规划了具体实施路径。首先,要制定统一的单病种诊疗路径、学科建设细则等标准化文件,从源头解决诊疗流程不统一的问题。其次,依托“人才送上去 + 专家走下来”的培训体系,为基层医生和上级专家提供更多相互交流、借鉴学习的机会,全面提升专科人才诊疗能力。再者,推动医生评估考核标准的统一,对符合标准的单位拟实施国家级、省级、建设三级专项合作单位评估,通过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发展。

  会议期间,陈旻湖教授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建议:“规范化诊疗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维度发力、持续性推进。例如,让文件标准真正融入各级医疗机构的日常诊疗流程,避免‘纸上共识’与临床实践脱节;分级评估不能仅停留在‘授牌’层面,要通过动态考核监督合作单位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唯有将标准真正落地,才能筑牢 IBD 规范化诊疗的根基,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炎症性肠病(IBD)规范化诊疗与管理专项能力提升项目”计划在今年完成制定《炎症性肠病诊治规范化学科建设细则及评估指标》及专病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及评估标准,并实现20个单位评估和600位人才评估。与此同时,该项目还将推进设立国家级别IBD专病管理行政机构,并设立IBD规范化诊疗与管理专项能力提升专家组,负责研讨制定各项标准、牵头组织省级规范化培训及人才评估相关工作、进行省级规范化培训院际交流及合作单位评估等工作。

  武田在中国深耕消化领域近30年,始终秉持“患者为先”的理念,持续将多元化健康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助力IBD 患者享受到更高质量的生活。作为本次“IBD 规范化诊疗与管理专项能力提升项目”的支持企业,武田中国高度重视患者的健康福祉。武田中国代理总裁刘燕表示:“消化领域是武田长期深耕的传统优势领域,也是我们在华战略布局的核心支柱之一。多年来,我们不断将全球领先的创新产品与先进诊疗理念引入中国,致力于推动消化疾病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面对IBD这一复杂慢性疾病,武田始终坚持长期投入,不断在药物创新、医生赋能、患者管理和数字化诊疗路径等多个层面积极探索,助力构建更加规范、可持续的诊疗体系。我们希望通过与各方携手,真正把规范化落到实处,让更多IBD患者从中受益,也持续践行我们对中国患者和本土市场的长期承诺。”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55种药品纳入第十一批集采 确保百姓用药质优价宜

  • 给“网红医生”治治流量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