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建院六十周年央媒采风活动举行
首页> > 正文

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建院六十周年央媒采风活动举行

来源:咸宁新闻网2025-07-30 16:07

  7月18日,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建院六十周年央媒采风活动举行。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探访等形式,深度调研医院发展历程、康复医疗技术突破、智慧康复医院建设、人文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医院党委副书记刘雨,党委委员、副院长高磊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座谈并作专题介绍。

  创业维艰,扎根齐鲁启新程

  在座谈会上,刘雨书记代表医院对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医院发展的历程、党建领院、品牌塑造、主业突破等。刘雨表示,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始建于1965年,前身为中国煤矿工人泰山疗养院;1998年划归山东省管理,更名为山东省煤炭泰山疗养院;2000年经原省卫生厅批准,加挂“山东泰安煤矿医院”牌子;2014年经泰安市卫健委组织专家评审,核准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22年1月,经过疗养院机构改革,正式更名为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划归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管理,2022年3月经省卫生健康委核定,被认定为三级康复医院,2024年12月正式通过三级康复医院现场审核。

  作为省内康复医学领域的先行者,20世纪80年代初,医院率先引进西方康复医学理念,将传统中医推拿、针灸与现代物理治疗相结合,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康复模式。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更为康复医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1998年,医院组建了(专业的康复团队),涵盖医师、治疗师、护士等多学科人才。近年来,医院投资建设了智能康复中心,配备了机器人辅助训练系统、VR运动训练系统等智能设备。这些先进的设备,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康复治疗。从1965年到2025年,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从一个简陋的疗养院,逐步成长为集医疗、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康复医院。这不仅是一所医院的成长历程,更是新中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缩影。现在,全院建筑面积64800㎡,拥有一支500余人的专业医疗团队,涵盖了临床、医技等各个领域。医院设置了心内科(心脏康复中心)、神经内科(神经康复中心)、骨外科(骨与关节康复科)、重症医学科等3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配备百级层流手术室、多功能康复大厅、PCR实验室等先进设施,以及3.0T核磁共振、大型DSA血管造影机、256排CT、康复机器人等先进医疗设备。为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目前,医院作为三级公立医院、省级文明单位,同时承担着省直干部保健定点单位、省总工会劳模疗休养基地等重要职能,还是泰安市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以及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单位,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另外,医院设立的山东省职业健康研究中心具备全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职业病诊断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和国家二级煤矿安全资格培训基地资质,面向社会提供预防保健、职业病防治以及职业安全卫生与环境检测、评价、培训等技术服务,并取得滨州医学院、山东医高专等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资格。

  聚焦主业谋突破,打造特色医疗高地

  据介绍,近几年,在专科建设方面,山东省第二康复医院成果斐然。其职业健康研究中心(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申报的“职业与放射危害因素监测专科”成功获批2024-2025年度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建设名单,标志着医院在职业健康领域的学科建设水平已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2年山东省职业健康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技术能力上,医院年均完成全省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监测400余家单位,业务范围广泛,覆盖四大类行业及“核技术工业应用”领域。同时,积极对接泰安、烟台、济宁等地140余家中小微企业开展帮扶工作,累计解决职业危害问题300余项,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驾护航。

  心血管内科同样成绩突出,心脏康复中心是泰安首家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大力践行临床康复一体化诊疗模式,组建了多学科协作的临床康复团队,将康复理念融入临床诊疗全过程,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心脏康复品牌,在泰城乃至全省都颇具影响力。2024年12月,心脏康复中心获评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这是医院在省级特色专科建设上实现的零突破。胃肠康复中心(消化内科)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开展了内镜下全层切术(EFTR)等高难度手术。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定位精确、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为消化道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标志着医院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技术达到了新高度,提升了医院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竞争力。

  近年来,省第二康复医院在发挥尘肺康复、慢病康复等传统康复项目优势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康复技术项目,聚力打造优势专科品牌,培育“一科一品一特色”,积极开展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康复特色项目,同时加大中医药占比、康复治疗占比考核力度,引导各科室努力降低药占比、耗占比,逐步将康复治疗占比提升到15%以上。以三级康复医院现场核验及康复综合楼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康复亚专科设置,不断扩大康复规模,在前期康复亚专科的基础上,增设疼痛康复科、肿瘤康复科等亚专科,高标准设置物理治疗室、言语治疗室、运动平衡功能评定室、认知功能评定室等4个康复治疗室、8个康复评定室。购置康复机器人、三维运动分析等康复设备,建设“智能康复港”。按照省、市临床专科能力攀登计划(2022-2025年)等标准,遴选重点科室、重点学科予以重点建设,积极建设胃肠康复、肌骨康复、职业病康复等专科群,引导专科群在学科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培育凝炼“单项冠军”品牌,2022年以来先后有9个科室和专业被评为省、市级重点学科、专科。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新合力

  这两年,通过医院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完善医院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品管圈”活动成效显著,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党建品管圈”创新大赛中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二等奖,有效统领医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党建引领文化建设,凝聚发展合力。医院提出了“一个发展目标、两个发展愿景、三个工作重心、四种工作精神、五大发展战略”的文化体系,明确了医院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同时,医院还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阵地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文化氛围,增强职工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2023年3月,医院推出“一站式陪诊服务”,为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全流程就医协助,这一举措体现了医院对特殊患者群体的关爱和人文关怀。同时,医院还积极推广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打造多专科合作诊疗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切实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此外,医院还积极开展义诊活动、健康讲座等公益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抗牢为民初心,疫情期间免费为群众发放抗疫中药,先后外派医护人员5000余人次支援泰安、济南方舱医院、南昌机场疫情防控,接待援疆、援渝医务人员疗休养1200余人次。坚持按照“党建工作实功实做”要求,将医院改革发展与支部建设紧密联动,14个在职党支部与30余个社区单位搭建共建平台,成功召开首届医联体大会、周边社区党建结对共建联席会议,与31个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分级诊疗合作关系,累计开展下乡义诊180余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努力为周边群众健康保驾护航。选派医务人员参加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四进”工作组、派驻乡镇卫生院等。深化公益责任,以医疗赋能乡村振兴,对乡村医生开展免费培训,受到泰安市政府领导批示表扬。率先成立离退休老干部志愿服务团,下设健康服务、家政服务、电器维修、书画摄影队、文艺宣传6个队伍,常态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开展健康咨询、健康义诊。“时间银行”试点有效推进,长效养老互助机制建立完善。125名离退休党员带动全体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为、余热生辉,退休干部张际振荣获全省第三届“最美老干部志愿者”。

  人才引领,科研创新促发展

  人才是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山东第二康复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通过创新机制、优化环境,逐步破解康复人才短缺难题,为区域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医院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启动“千百万工程”,在全国全省开放式、高标准引进各类高层次临床医学专科人才和高水平学科团队,为医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医院注重内部人才培养,搭建了完善的继续教育平台,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学习和科研项目,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完善人才工作制度,解决人才实际困难,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连续四年承办全省职业病防治骨干人才培训班,培训专业人才500余名,并完成全省职业病诊断医师考核3000余人次,为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如今,医院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科学用才。通过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多人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等国家级省级荣誉,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科研创新是推动医院发展的源动力。医院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2024年,医院与山东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职业卫生工程”本科专业,实现学科共建、平台共用、成果共享,加速了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作为主委单位牵头成立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职业健康分会,整合全省职业病防治力量,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近年来,医院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职业健康、康复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部分成果已转化应用于临床实践,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科研创新不仅提升了医院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医院康复综合楼项目建筑总面积达15822平方米,其中康复大厅面积约2067平方米、健康管理中心3134平方米、影像中心1248平方米,医疗床位设置180张。待规划项目全部完成后,医院医疗用房总建筑面积将突破10万平方米,向着打造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康复诊疗中心的目标稳步迈进。(李作虎)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堂食“货真价实”,外卖“凑合了事”?

  • 医学人文是医学AI时代的“压舱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