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成人脊柱由26块椎骨组成,连接头部和骨盆,是支撑头部和躯干以及保护脊髓的重要结构。脊柱创伤可导致其内部脊髓神经受损,早期创伤直接机械损害可压迫甚至切断神经组织,之后则会因椎管内出血、脊髓及损伤部位周围组织肿胀而继发损伤。所有高能量损伤的急救中,必须考虑存在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能,在移动疑似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时须小心谨慎,遵循急救及搬运原则。
1.前言
脊柱损伤可发生在脊柱的任意区域:枕颈交界区、颈部(寰枢椎、颈椎)、胸背部(胸椎)、胸腰交界区、腰部(腰椎)、骶尾部(骶椎、尾椎)。脊柱脊髓损伤救治稳定是首位,不规范的移动、搬运均可加重损伤,甚至导致不可逆性脊髓神经功能损害。
2.早期识别
脊柱脊髓损伤常见原因: 2.1 交通事故:如汽车、摩托车、电动车或自行车等交通事故; 2.2 高处坠落:如从建筑物、卡车、大树、梯子等高处坠落; 2.3 运动损伤:如体操、马术、跳水、橄榄球等; 2.4 跌倒:尤其老年患者; 2.5 多发伤:尤其合并颅脑损伤时; 2.6 其他:锐器、钝器伤、癫痫发作等。脊柱损伤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是损伤的部位,其次是损伤的程度——是仅有骨折脱位还是伴有脊髓损伤,以及脊髓损伤是部分性还是完全性损伤。
3.症状
脊柱脊髓损伤的症状: 3.1 损伤部位疼痛; 3.2 损伤部位以下肢体疼痛(针刺样疼痛、痛觉过敏)、麻木; 3.3 肢体无法活动(瘫痪)或无力; 4.体征
脊柱脊髓损伤的体征: 4.1损伤部位压叩痛、纵向叩击痛、体位改变机械痛; 4.2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异常; 4.3肌张力改变(松弛或僵硬); 4.4膀胱或肠道控制功能异常(大小便失禁或无法排尿); 4.5阴茎异常勃起(男性)。
5. 处置
疑似脊柱损伤的处理优先顺序: 5.1呼叫救护车; 5.2查看呼吸、心跳及全身情况; 5.3需要时呼吸循环支持(心肺复苏)、开放气道; 5.4脊柱保护。 5.5 搬运可疑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谨慎搬运,减少二次损害。
意识清醒伤者:告知伤者保持不动,脊柱损伤部位疼痛可导致肌肉痉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损伤部位临时稳定。在救援到达前,让伤者保持原位。如果伤者周围环境不安全(例如水边、道路中央等),须小心维持受伤部位稳定前提下,谨慎利用“圆木滚动法”或硬性担架移动伤者。建议尽可能等到接受过脊柱脊髓损伤培训的急救人员,在专用设备辅助下移动伤者。
意识不清伤者:气道管理优先于任何可能的脊柱脊髓损伤,但应轻柔将头部移动到中立位以保持气道通畅。对于需要开放气道的伤者,使用最小程度导致颈部活动的操作,建议优先尝试“托颌法”而非“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6.脊柱固定技术和设备
6.1 颈托
颈托对保护颈椎稳定有一定作用,但也应注意其危害,例如颅内压升高(尤其对合并颅脑损伤患者)、若伤者呕吐可能导致通气障碍、限制张口和吞咽困难、压力性损伤,以及固定和佩戴颈托时可能发生的不必要移动。对于疑似颈椎损伤,建议初始处理应是在自然中立位手动支撑头部,限制其移动,而非直接使用颈托固定。
6.2 脊柱板
如果需移动伤者,可在伤者躯干下方放置硬质脊柱板。除非在转运过程中能有效现职躯干活动,否则单独稳定头部的效果很有限。不建议将伤者长时间放置在硬质脊柱板上,这会引起其骨性突起及生理曲度部位,包括枕部、颈部、肩胛骨和腰背部、骶尾部疼痛。长时间压迫还有发生压力性坏死的风险,尤其对于合并神经损伤感觉异常或无法活动的伤者,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瘫痪或无意识的伤者由于痛觉消失,发生压力性坏死的风险增高。意识清醒的伤者可能会试图移动以减轻疼痛不适,这导致硬质脊柱板的作用适得其反,反而可能加重二次损伤。硬性胸部支具或软性约束带可能会限制呼吸,如果影响明显则应该松开,呼吸道通畅的优先级更高。
6.3 圆木滚动法
圆木滚动法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急救团队在搬运移动伤者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一般是将伤者从仰卧位滚动到侧卧位,然后再滚动回仰卧位,以便检查背部或者放置、移除脊柱板。
6.4 婴幼儿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保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意识清醒的婴幼儿建议应留在其硬质座椅或提篮中直到专业医疗急救人员进行救援。或者将婴幼儿座椅/提篮连同婴幼儿一同从车中移出。
简要急救及搬运原则:
在事故发生“第一现场”,如果您是“第一目击者”,怀疑伤者存在颈部、背部等部位损伤(脊柱脊髓损伤)时,切勿随意移动或搬运伤者,否则可能加重其损伤甚至导致永久性瘫痪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伤者存在脊柱脊髓损伤: · 伤者主诉头部、颈部或背部遭受巨大外力撞击,颈部或背部剧烈疼痛; · 伤者主诉四肢无力、麻木、瘫痪、无法控制四肢,大小便失禁或小便无法排出; · 颈部或身体扭曲或处于异常姿势状态; · 存在头部外伤,尤其合并意识障碍者(高能量损伤);
如果存在以上情况,建议您: 1.寻求帮助:紧急拨打急救电话(“120”、“999”、“110”)。 2.保持伤者静止:在颈部两侧放置厚毛巾或卷起的被单,或者用手扶住伤者头部和颈防止移动。 3.避免移动头部或颈部:在不移动伤者头部或颈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急救措施。如果伤者没有呼吸及大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 CPR(心肺复苏),开始胸外按压。开放气道过程中不要使用向后仰头的方法,应用手指轻托下颌并向上抬起。 4.保留头盔:如果伤者戴着头盔,不要轻易摘掉,如果面罩阻碍开放气道,则需将其取下。 5.切勿独自翻转伤者:如果必须翻转伤者(如因伤者呕吐、被血液呛到,或需要确认伤者是否仍在呼吸),您至少需要另一人协助。一人位于伤者头部,另一人位于伤者身体一侧,两人协同配合,保持伤者头、颈、背部成一直线,共同将伤者翻向一侧。
脊柱损伤有风险,轴向稳定是关键,切勿随意去搬动,加重损伤致瘫痪,维持生命寻帮助,专业救援保安全!
(吴炳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