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开”心脏枷锁”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新生之路
首页> > 正文

解开”心脏枷锁”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新生之路

来源:光明网2025-05-23 17:03

  这是一个由“心”开始的故事。

  他们分布在天南海北,在不同的年纪,一种名叫“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脏疾病突然侵入生活。心肌变“厚”,心腔变小,血液无法供应身体活动所需的动力,于是当高强度运动时,他们会出现胸闷、胸痛、头晕、疲劳、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甚至会猝死,严重影响生命和生活质量。

  肥厚型心肌病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他们心脏的自由跳动,也让生命处于随时可能戛然而止、意外不知何时降临的恐惧之中。工作停摆,日子打碎重来,夹杂着叹息、焦虑和恐慌,未知和不确定性让他们备受折磨。他们辗转求医,试图破局梗阻人生。

  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疾病领域几十年的治疗困局,也让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迎来 “心”的希望——运动更随心,生活更自由。

  为心肌“松绑”

  退休后,倪爷爷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打乒乓是他的一大爱好,他享受对战时挥汗如雨的感觉。老伴是退役的乒乓球运动员,他正憧憬着和老伴切磋球技,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太对劲。起初是上楼时经常气喘,他以为是上岁数了、体型发胖,没太在意。直到有一次在医院输液,医生发现他心跳异常,做完检查,他被确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他不知道什么是肥厚型心肌病,只听医生说这是一种有遗传可能的心脏疾病。心脏之所以能持续跳动,和心肌的张弛有度密不可分。心肌由心肌细胞组成,在心肌细胞里有平行排列的细肌丝和粗肌丝。前者主要由肌动蛋白构成,后者主要由肌球蛋白构成。正常情况下,一部分肌球蛋白处于工作状态,另一部分处于睡眠状态。

  但对于倪爷爷这样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而言,平衡却被打破了。应该处于休眠状态的肌球蛋白被唤醒,让心肌处于收缩亢进状态。长此以往,心肌会变厚、变硬,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出现。患者容易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头晕、胸痛、心悸,严重时甚至会晕厥或猝死。想到父亲就是心源性猝死离开的,倪爷爷有点害怕。

  八年间,倪爷爷接受了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治疗,但症状改善有限。确诊后,打乒乓这样的剧烈运动他想都不敢想,就连饭后和老伴散步,他走上几百米就喘到不行,只能停下休息而后独自原路返回。梦想中悠闲的退休生活没有出现,反倒被疾病禁锢在一方天地,倪爷爷很郁闷。

  倪爷爷的经历并非孤例。确诊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后,生意人童俊的活动轨迹简化成了“办公室-家”的两点一线,但这个精心构建的世界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一次在家时,他突然感到眼前发黑,两三分钟后恢复意识睁开眼,发现自己瘫倒在沙发上,汗如雨下。还有一次他坐车去县里考察,眼前再次发黑,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对于做事一向很有计划性的童俊而言,这样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生活无异于折磨。 “那段时间非常焦虑,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医生可以给晚期肿瘤患者下判断,但我的终点在哪呢?未知。”

  没有人能体会那种常年忧心如焚、睡眠不足、几近崩溃的生活。每次回家探望父母,他总是尽力展现坚强的一面。但没有释放出来的另一面是暴躁的脾气、扭曲的性格,他经常无缘无故地发火,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避开和子女、妻子的交流。肥厚型心肌病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2024年3月,童俊听说全球首创的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已在海南博鳌乐城落地,他看到了“心”的希望。连续服药一个月后,他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差由107mmHg降至16mmHg,三个月后降至10mmHg。

  症状和体能改善后,他开始骑车上班,陪儿子和家人旅游,参加朋友聚会,做饭、刨地、爬楼都不成问题。“我觉得自己恢复到了2014年前的状态,能够正常地工作和生活,重生的感觉真好。”童俊觉得,一种希望在心里滋长。

解开”心脏枷锁”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新生之路

童先生

  用药两个月后,倪爷爷也明显感觉走路时呼吸顺畅了许多,粗重的呼吸声不见了。这么多年来,他终于可以拿起乒乓球拍,移动、挥拍、击球,和老伴切磋球艺。身体好,心情好,全家都开心。

  突破“梗阻”人生

  当疾病降临时,最终压垮一个人的,可能是疾病背后复杂而真实的生活。

  在确诊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后的两三年里,56岁的李先生病情也在一点一点地加重——胸闷、气短,甚至走快一点都不行。每次去住在5楼的父亲家,他爬到二楼就喘的厉害,动辄两眼发黑、透不过气。对于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外科手术是另一种选择。当时,李先生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已经达到70mmHg。一般而言,当压差达到50mmHg且经过规范药物治疗后仍出现临床症状时,医生通常会进一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治疗。

  “说实话,当时非常抗拒手术。毕竟是在心脏上动刀,手术需要开胸,心脏可能停跳……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万一出现意外怎么办?”吃药控制不住、手术无法根治,辗转多地治疗病情却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最无望的时候,李先生坦言“做了最坏的打算”。他叫来家人,将后事交代妥当。

  正在此时,主诊医生告诉他,有机会参与一种创新药的临床试验,李先生决定加入。回顾当时的状态,李先生明显感觉人轻盈了,胸闷、心悸消失,行动也轻松很多。事后他才知道,当时加入的正是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的治疗组。

解开”心脏枷锁”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新生之路

李先生

  与传统疗法“治标不治本”不同,这款创新疗法靶向疾病的核心病理生理机制,通过选择性抑制心肌肌球蛋白,减少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横桥过量形成,从而减轻心肌过度收缩,改善舒张功能。

  接受治疗后,最让家人欣喜的是他的精神状态。生病后,李先生一副怀揣心事的颓丧模样。当正常的生活节奏被重建,他和家人的交流也变多了——照顾父母、陪儿子聊天,生活终于不再是一潭死水。

  迈向“心”生

  张姐没想过,寻医问药会成为她生活的主旋律。那是7年前,当时63岁的她在老家沈阳被确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她不知道这是什么,只记得医生对她说“现在没有更好的治疗选择,等着吧。等有药了,你就有救了。”

  她不甘心,在丈夫地陪伴下去了心脏领域全国顶尖的医院,被医生建议立刻手术,“压差100mgHg,超过正常值5倍,太危险了”。想到自己一把年纪,手术的风险高、恢复期也更长,更何况即便手术也无法完全摆脱疾病,张姐签完术前知情同意书,最终还是退缩了。

  两年多的时间里,张姐药没少吃,症状改善却十分有限。她只能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等到创新药的出现。

  幸运的是,张姐成了创新药的获益者,当压差降到了20mmHg时,张姐的生活重新回到了正轨,人也开朗了不少。随着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在国内上市并纳入医保,张姐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如今,张姐在报销后的月费用不到2000元。2月起,她重新开始用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又降低到正常值,张姐重拾生活掌控权。

解开”心脏枷锁”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新生之路

张姐

  当患者不再被绝望的阴影笼罩,他们慢慢走出冬日,找回了生机勃勃的状态。70岁的张姐又能独自一人去买菜、做家务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还去了一趟山西,游览了心心念念的壶口瀑布。

  人生有很多章节,对于倪爷爷和张姐来说,退休是一个章节的开头,故事还要继续讲下去。而对那些家庭顶梁柱来说,当他们重拾生活和运动的自由后,家人们的心境也逐渐放松。

  2024年暑假,童俊的妻子带着孩子出门旅游了大半个月,这在以往不可想象。“药找到了吗?”“身体还难受吗?”往日这些掺杂着苦涩关心的问候好久没出现了。童俊所向往的,正是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和工作,摘掉病人的标签。

  更长的生命进度条,更高的生活质量,不同年龄的人们,带着各自的禀赋重新开启各自的人生,鲜活且自由。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线上心理咨询乱象调查:六百元仅换倾听服务

  • 2元和200元的维生素C有什么区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