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又有游客疑因高反离世 这两类人谨慎前往高原旅行
首页> 热点荟萃 > 正文

又有游客疑因高反离世 这两类人谨慎前往高原旅行

来源:央视新闻2025-05-20 10:22

在高原地区旅游

一旦出现高反 救治不及时

可能会危及生命

这两天,多名网友发帖称

四川省甘孜州稻城亚丁旅游景区内

一名女性游客疑因高反不幸离世

前不久几乎相同的情况

出现在四川四姑娘山

一名男性游客疑因高反离世

发生高原反应时该如何做?

去高原地区该注意哪些事宜?

这份防治指南教你如何应对

↓↓↓

  为什么会产生高反?

  海拔越高,空气就越稀薄,人能吸入的氧气量也就变少。当机体无法适应缺氧状态时,就会出现不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反应。

  特别是当人快速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地区时,比如直接坐飞机从平原地区飞到青藏高原,身体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出现一系列反应。

  通常情况下:

  ·高反主要发生在海拔超过2500米的地区,一般性高反(较轻)通常发生于进入高原地区后的数小时内。

  ·而那些较重的高原肺水肿病例,多出现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通常见于人们快速进入高原后的1—4天内,以次日夜间最多见。

  高反时会出现哪些症状?

  高原反应,也被称作“急性高原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疲劳、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

  急性高原病本身并不会致命,它的危险之处在于可能会引起高原性肺水肿、高原性脑水肿,这两种疾病更危险,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其症状包括连续干咳、出现带有血丝的粉红色泡沫样痰液、长时间严重头痛、意识混淆、失忆、出现幻觉、昏迷等

  如何避免出现高原反应?

  缓慢“爬升”

  高反发生率和海拔上升速度有很大关系。缓慢的海拔提升,有助于机体逐渐适应低氧环境,降低高反发生率。

  小Tips

  前往高海拔地区时,可先到海拔2000米或2500米左右的中等海拔地区游玩并至少留宿1天,再前往更高海拔的地区。

  乘火车或者驾驶汽车缓慢爬升,要比乘飞机直达目的地更合理。

  低处过夜

  由于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因此,夜晚睡觉时的缺氧症状可能会更明显。

  小Tips

  建议大家在高原地区旅行期间,晚上尽量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过夜

  摄入碳水

  到达高海拔地区后,要加大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以便快速提供热量,提高机体适应能力,有助于避免发生高反。

  小Tips

  ·进食时要保证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可间断吸入低流量氧气,并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情。

  出现高反了怎么办?

  如果在高海拔地区出现高反症状,应立即告诉同行者,不要继续前往海拔更高的地区,有条件的应尽快吸氧。轻微的高反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的24至48小时内好转。

  随后,可根据高反症状和严重程度决定如何处理↓

  1. 如以头痛为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症状。

  2. 如以睡眠障碍为主,可考虑遵医嘱临时服用安眠药。

  3.若症状恶化或在两天内没有任何改善,应尽快前往海拔较低地区,一次至少下降300~500米。

  4.若病情紧急,建议尽快前往当地正规医院就诊。

  这两类人谨慎前往高原地区

  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人群

  本身就是严重低氧血症高风险的人,如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者等,在任何海拔高度都有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风险。不建议这类人前往高原地区。

  慢性疾病患者

  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环境会加重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等疾病病情。这些患者在前往高原地区旅行前,要咨询专科医生,并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如果病情不稳定,不建议前往高原地区。

再次提醒

在高海拔地区游玩时

如果出现了身体不适

千万不要硬撑

记得及时寻求帮助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徒步需要带哪些装备?

  • 养老机构消防隐患亟待排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