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开创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新模式
首页> > 正文

开创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新模式

来源:光明网2025-04-02 19:47

  3月29日-30日,由国际临床肿瘤学会、亚太肿瘤介入学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联合主办,中国肿瘤内照射医学专业委员会、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25国际肿瘤微创介入学术大会在广州圆满举办。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外顶尖院士专家和肿瘤微创介入治疗行业领袖,共同探讨与分享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的最新前沿进展、临床实践与突破性成果,推动中国肿瘤微创介入治疗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抗癌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国内外院士云集,共绘国际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新蓝图

开创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新模式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致辞

  中国抗癌协会樊代明院士、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黄正明院士、英国皇家医学会杨道科院士、亚太肿瘤介入学会主席杨仁杰教授、中国肿瘤微创介入领军人物之一、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委会常务委员窦永充教授、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董文广副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建勇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家平教授、Dr. Onur TaydaşInterventional Radiology,Sakarya University,Trukey、Dr. Sana Kamrna Atomic Energy Cancer Hospital NOR Pakistan、Dr. LE Hoang Dat Friendship Hospital, Vietnam等国内外院士大咖共同出席大会,共襄国际肿瘤微创介入顶级学术盛会,共同见证肿瘤微创介入事业的蓬勃发展!

  会议汇聚了来自全球1000余位肿瘤微创介入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临床医务人员齐聚一堂,涵盖肿瘤栓塞、消融、粒子植入以及肿瘤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治疗、靶向与免疫治疗等多个专题,与会专家共同交流国内外最新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与经验,探讨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

开创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新模式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董文广副院长致辞

  “第三大学科”微创介入治疗成抗癌技术新“顶流”,重塑国际癌症治疗新格局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肿瘤治疗理念经历了深刻变革,越来越趋向微创、高效与个体化。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医学长期以手术切除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线治疗为主要支柱的原有格局。随着其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临床实践经验的持续积累以及技术的创新进步,微创介入治疗形成了一套独立且完整的学科体系,成为并列于内科和外科的“第三大学科”,在肿瘤治疗领域乃至整个医学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全球肿瘤防治事业贡献出巨大力量。

开创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新模式

中国肿瘤微创介入领军人物之一窦永充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肿瘤微创介入治疗使复杂的手术简单化、难治的疾病变成易治疗甚至不可治疗的疾病变成可治疗。中国肿瘤微创介入领军人物之一窦永充教授介绍,介入治疗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肿瘤病灶,提高治疗的精准度与效果,还可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分阶段、多次、重复实施。在国际上,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众多欧美发达国家将其纳入肿瘤综合治疗体系,成为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权威医学期刊不断发表相关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着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格局。

  中国肿瘤微创介入领军人物之一窦永充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指出,在临床实践中,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对于那些无法耐受手术或对传统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同样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冷冻消融、微波消融、射频消融、粒子植入等微创介入手段能够精准作用于肿瘤组织。它无需开刀暴露病灶,仅需通过米粒大小的穿刺点,借助细细的导管或穿刺针,就能在体内实现精准治疗,一般采用局部麻醉,降低了治疗风险。而且对人体创伤极小,术后患者恢复快,通常术后12小时即可正常活动,5-7天便能出院,极大减轻了患者的身体负担与心理压力。同时,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很低,能将对人体的副作用降至最低限度,有利于患者免疫力及体力的快速恢复,增强患者对肿瘤的抵抗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患者,以介入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首选策略。

  攻坚疑难肿瘤,勇攀技术“珠峰”,纳米刀开启微创精准诊疗体系新征程

  胰腺癌因其极高的侵袭性和致命性,被冠以“癌中之王”的称号。传统消融技术主要用在肝、肺、肾脏等实体肿瘤上,对于管道包裹覆盖密集的胰腺癌,绝不敢轻举妄动。然而,纳米刀消融新技术的出现,为超疑难的肿瘤治疗带来了革命性转机。

  在董文广副院长的带领下,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中心始终秉承不畏艰难、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理念,不断攻克各类疑难手术,不断实现手术技术难度的突破,成功为一名胰腺癌患者完成了“深圳首台”国产纳米刀消融手术,也标志着深圳地区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再创新台阶。

  据悉,肿瘤中心是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的重点建设科室,坚持以“肿瘤绿色治疗”为理念,以“精准微创”为特色,开展以“绿色肿瘤热疗”为核心,联合肿瘤微创介入灌注栓塞、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纳米刀、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等先进精准微创介入技术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肿瘤绿色精准治疗”新体系,被评为“国家临床肿瘤治疗示范基地”“全国肿瘤热疗示范基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热疗中心深圳协作医院”等荣誉称号,长期以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肿瘤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中国肿瘤微创介入领军人物之一窦永充教授表示,绿色精准治疗重在局部治疗的微创化、全身治疗的低害化,使“绿色精准治疗”具备了更高的可重复性、可持续性,充分体现出“低损伤、易耐受、疗效好”的临床优势,能让肿瘤患者花最少的代价,以最小的损伤和最低的副反应获得最佳的临床获益,包括患者经济获益。绿色精准治疗新模式在最大程度解决疾病的同时,保留了正常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同时激发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和生命质量,推动肿瘤诊疗更加全面和精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接受采该表示:深圳在肿瘤微创介入无论是设备,还是引进专家,都是走在前头的,跟全国的微创介入发展前沿是同步的,希望深圳为全国提供经验当好排头兵。2025国际肿瘤微创介入学术大会的成功举办,搭建起了一个国际化的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全球肿瘤微创介入专家的深度合作与交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的介入器材与技术将不断涌现,肿瘤微创介入治疗进一步提高治疗的精准性与安全性,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肿瘤微创介入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的联合应用也将更加紧密,形成更完善的综合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随着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广泛运用,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流趋势之一,引领肿瘤治疗领域迈向新的高度,为全球肿瘤防治事业贡献巨大力量。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六部门联合开展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