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乳腺癌听起来可怕,但对于许多患者来说,它不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场“马拉松”。如何跑得更远、更稳?慢病管理和护理就相当于“能量补给站”,帮助患者在这条路上不慌不乱,轻装上阵。
一、乳腺癌并不是“一刀切”的疾病
当听到“乳腺癌”这个词时,很多人会觉得世界瞬间坍塌,但实际上,乳腺癌治疗已经进入了个体化、长期化管理的新时代。从手术到放化疗,从内分泌治疗到靶向治疗,再到如今的免疫治疗,每一种治疗手段都像是赛道上的加油站,帮助患者不断向前。
但是,光靠医生的“赛车调校”还不够,想要在这场马拉松中保持最佳状态,日常护理、健康管理、心理调适都至关重要。可以说,治疗是“发动机”,而护理和慢病管理则是“润滑油”,缺一不可。
二、日常护理,稳住你的身体状态
① 饮食管理:吃得对,跑得稳
乳腺癌患者的饮食并不是简单的“清淡饮食”就够了,而是要兼顾营养均衡和抗癌需求。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能帮助身体排毒;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可以帮助抗炎;适量蛋白质如鸡肉、鱼肉、豆类,能促进身体修复。相反,高糖、高脂肪食物会加重代谢负担,最好少碰。
② 运动调节:跑得久,靠双腿
别以为“生病了就要静养”,适量运动不仅能帮助你保持体能,还能减少复发风险。研究表明,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瑜伽、游泳等,都能提高免疫力,减少乳腺癌的复发率。而对于经历过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来说,适量的上肢活动还能防止手臂淋巴水肿,避免因长时间不活动导致的肌肉萎缩。
③ 心理管理:心态好,走得远
癌症不仅是身体的战斗,更是一场心理的考验。确诊后的焦虑、治疗中的痛苦、复发的担忧,这些都是每一位患者都会经历的情绪挑战。但请记住,情绪管理也是治疗的一部分。找到自己的情绪出口,如加入乳腺癌患者互助小组、进行冥想训练、培养兴趣爱好,甚至是简单地和家人朋友聊天,都是释放压力的好方法。
三、治疗后的慢病管理,保持长远健康
乳腺癌并不是“治愈即结束”,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它更像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以降低复发和并发症的风险。
① 内分泌治疗的坚持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5到10年的内分泌治疗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但由于潮热、关节痛、骨质疏松等种种副作用,不少患者选择“中途退赛”。其实,副作用是可以通过药物调整、生活方式干预来减轻的,千万不要因为短期的不适而放弃长期的保护。
② 淋巴水肿的预防
很多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后,特别是腋窝淋巴清扫后,会出现手臂肿胀的问题。预防淋巴水肿的关键在于避免过度负重、保持上肢活动,同时可以通过淋巴引流按摩、穿戴弹力袖套来缓解症状。一旦发现手臂有肿胀迹象,尽早就医,不要拖延。
③ 骨骼健康管理
内分泌治疗、化疗和绝经都会影响骨密度,增加骨折风险。所以,补钙、补充维生素D、定期骨密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骨密度下降明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④ 定期复查,不给癌细胞“翻盘”机会
治疗结束后,乳腺癌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包括乳腺B超、钼靶、胸部CT、肝肾功能检查等,目的就是要及早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转移。一些患者在治疗后觉得,没症状就代表没问题,不愿意复查。殊不知,乳腺癌的复发可能是隐匿的,等到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进展到较晚期。所以,定期体检是必须要坚持的“长跑规则”。
其实,乳腺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放弃它。只要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它、管理它,依然可以拥有高质量的生活,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要知道,人生的赛道上,你不是孤军奋战,医生、家人、朋友,都会成为你的同行者,让你一路前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付恩锋、赵芳、常鹄、王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