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石旮旯”里的鲜味道
首页> > 正文

“石旮旯”里的鲜味道

来源:消费日报网2025-03-21 16:26

  偏远山区也能做出又鲜又甜的好豆腐吗?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蚌谷乡龙正村,一户刘姓人家制作的豆腐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该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现在,这种手工豆腐经过当地党员致富带头人刘禹丹的技术改良,已投入流水线生产,被称为“嫩妖妖”豆腐。因其采用龙正村特有的工艺和食材,具有质地柔韧、清香滑嫩、口感清甜等特点,这块“小豆腐”不仅走出了山区,走向省外,打响了名号,还发挥了带动周边群众增收的大作用。

  大山的“召唤”

  2019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刘禹丹拖着行李箱回到生养她的大山——西畴县蚌谷乡龙正村。出生在当地农村家庭的刘禹丹,父母是地道的农民,靠磨豆腐和种地供她和妹妹上学。“我家的地大多在半山旮旯,从前的西畴石漠化严重,庄稼都栽在石旮旯里,父亲母亲总是顶着烈日挑水上山去浇苗。”谈起当年的情形,刘禹丹依然印象深刻,父母辛苦付出,就是希望姐妹俩大学毕业能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如父母所愿,刘禹丹走出大山,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经过四年苦读,毕业后又在“大厂”打拼数年当上了高管,前途一片光明,刘禹丹为何选择在这时候回到西畴县创业?

  “早在读书时,我心里就有个回乡创业的梦想,只是刚毕业时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所以选择边工作边积累经验。”刘禹丹说,因为曾在大型企业负责市场营销,经常全国各地出差,身心一直都在路上,没有归属感。

  归属感,似乎是每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会寻找的东西,对刘禹丹来说,这是一声来自大山的“召唤”。“走出大山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再走回大山,回馈大山。”刘禹丹说。

  经过一年的市场调研和研发,刘禹丹觉得祖传的豆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便当机立断决定以做豆腐作为创业方向,开始了正式筹备。她认为,家乡的山和水是游子的根,也是祖传豆腐的根,回乡创业既是一次寻味之旅,也是一次寻根之旅,把味道传下去,让更多人尝到这份品质,就是对家乡文化最好的传承。

  梦开始的地方

  在县里和乡里对返乡创业人才的扶持下,条件逐渐成熟,2020年底,刘禹丹选址于西畴县蚌谷乡龙正村委会长箐冲子村小组建厂,并在2021年建成西畴县第一家村办企业——西畴县嫩妖妖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占地1700平方米,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建成投产后,以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实现传统豆腐的规模化生产,有白豆腐、包浆豆腐、魔芋、豆干、臭豆腐等10余个产品生产线。

  “起初的难题是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批量生产和手工生产之间的矛盾,如果打浆、挑皮、点豆腐、压制等传统手工技艺被机器替代,做出的手工豆腐就失去了‘灵魂’。”刘禹丹认为,机器豆腐的品质千篇一律,没有多大的市场竞争力。

刘禹丹制作豆腐2(蚌谷乡供图).JPG

(蚌谷乡供图)

  为此,刘禹丹带领团队自主研发能够结合传统技法的现代生产工艺。通过在引进的设备上反复调试,刘禹丹和团队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动化的生产流程,能够做到在保留传统工艺和豆腐本味的同时提高效率,使生产流程标准化,产品品质更加稳定可控。同时,利用现代保鲜技术,延长了豆腐的保质期,为扩大销售范围奠定了基础。

  “从前看老人们做豆腐,过筛需要两个人一起手动操作,耗时又费力,现在使用我们研发的设备,既保留了传统工艺,又节省人力。”在生产车间,刘禹丹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展示豆腐过筛的过程。从最初祖辈的纯人力生产,到如今的流水线,豆腐成为几辈人时空对话的媒介,而办在村里的“小厂房”,成了刘禹丹和龙正村梦开始的地方。

  关关难过关关过

  在办厂过程中,刘禹丹作为返乡人才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提供的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为她减轻了不少负担。厂子办起来后,解决了技术难题,还有“管理关”要过。因企业办在村里,招管理人员不如在城市容易。受到县里鼓励创业的氛围影响,刘禹丹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经过不断吸纳和物色,公司不仅再次吸纳大学生回乡加入,也找了当地比较有声望、有技术的“老师傅”加入管理层。刘禹丹表示,当地群众思想守旧,难以完全接受企业的先进理念和管理制度,还得结合当地的民族习俗进行人性化管理。这时候,曾在大厂里工作的经验就派上了用场。

  嫩妖妖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严格落实“双培养”机制,积极向上级党委争取,选派精干力量充实到党支部,并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将企业内优秀年轻人才列为党员的培养对象和后备干部,积极引导“归雁”向党组织靠拢,让公司党支部成为“归雁”向“头雁”转变的“金窝”。通过建立党员示范制度,设立“党员示范岗”,着力发挥党员在学习、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干部职工创新创业成长。

  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刘禹丹认为,嫩妖妖豆腐的核心文化既是有着“实干、奋斗、敢于担当和创新”内涵的“西畴精神”,也是家和万事兴的“家文化”的传承。在此基础上,公司形成了以“身正方能待人、心宽方能聚人、无私方能感人、律己方能胜人”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有了文化的领路和熏陶,管理也越来越顺利。

  “豆腐西施”带动群众增收

  随着嫩妖妖豆腐的生产和销售逐步走上正轨,乡里乡亲通过大豆种植带动、青菜种植带动、务工带动、消费带动、服务带动、品牌带动等获得稳定的增收,刘禹丹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豆腐西施”,对刘禹丹来说,这样的美名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期待。于是厂子刚稳定,刘禹丹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豆腐西施’不是我个人,而是一个团队。选择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可以做得更多,带着公司和村里的乡亲走得更远。”刘禹丹说。

  春去秋来,在刘禹丹成为正式党员的时候,豆腐厂的标准化厂房扩建工作也在各级政策和资金的帮扶下逐渐完工。

  在西畴兴街出口贸易加工区内,西畴县嫩妖妖豆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特色标准化厂房新建项目投入2023年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50万元、2024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90万元、上海帮扶资金1000万元,已于2024年底建成使用。建成后产权归龙正等村集体共同所有,村集体将豆制品加工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备设施租赁给公司,村集体合作协议收取固定分红及公司收益分成,每年按照总投资1840万元的(3%固定+2%收益)进行折算分红,每年预计产生村集体资金92万元以上。

  新的厂房,新的希望,如今的豆腐厂,每年可加工黄豆750吨,年产值可达500万以上,已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就近务工2000余人次,周边群众每月实现务工增收4000元以上,一块生产于石旮旯里的“小豆腐”,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大作用。

  近年来,西畴县强化人才支撑,不断吸纳像刘禹丹一样的人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精准招引旅游、农业、林草紧缺人才及党政干部储备人才28人,培养及储备企业管理型、技术型人才56人,组织61名大学生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就业技能培训班51期培训2648人,挖掘乡村能人巧匠7类7613人,依托“好村播带好山货”孵化基地培训村播人才25名,进一步夯实县域发展的坚实土壤。各类人才助力9个乡镇运营村集体经济版块33个,2024年7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超过800万元。“西品出山”村播学院开展直播200余场次,最高一场销售额达41万元,累计销售三七、辣椒等农特产品1100万元。(郑舒予)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两部食品安全新规即将实施

  • 推进药品追溯码监管关键在全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