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儿童实体肿瘤发病率超白血病
首页> 热点荟萃 > 正文

儿童实体肿瘤发病率超白血病

来源:中国妇女报2025-02-12 10:43

  ◎ 据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的最新研究数据推断,2020—2024年期间,我国新增儿童肿瘤患者超15万,其中实体肿瘤占比约六成,超越白血病。在2月15日“国际儿童癌症日”来临之际,全国神经母细胞瘤协作组牵头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主任医师赵强教授提示,广大家长应留意“影子杀手”儿童实体肿瘤,重视早期超声筛查。

  ◎ 5岁以下儿童易患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母细胞瘤”;5~10岁为儿童脑肿瘤高发期,需警惕星形细胞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及胶质母细胞瘤等;10~14岁则是骨肉瘤和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高发期。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他们本应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成长,尽情享受童年的快乐。然而,癌症却无情地打破了这份美好,让无数孩子及其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5万儿童被确诊患有癌症。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充满欢笑与希望的家庭,正遭受着癌症的无情侵袭。儿童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疾病,其发病率虽相较于成人不算高,但死亡率却在儿童总死亡率中占比颇高,我国14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仅次于意外伤害,已排到了第二位。

  据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的最新研究数据推断,2020—2024年期间,我国新增儿童肿瘤患者超15万,其中实体肿瘤占比约六成,超越白血病。在2月15日“国际儿童癌症日”来临之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主任医师赵强教授提示,广大家长应留意“影子杀手”儿童实体肿瘤,重视早期超声筛查。

  儿童实体瘤大部分都是“先天”带来的

  儿童肿瘤多源于非上皮系统的间叶组织,像各种“母细胞瘤”,起源于胚胎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有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目前,“母细胞瘤”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与先天遗传因素、基因突变、胚胎发育异常、环境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比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约40%的患儿遗传自父母的RB基因突变。肾母细胞瘤也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成人肿瘤的来源后天外界因素较多,与不良生活习惯积累有关,但儿童肿瘤多源自“先天”。

  专家提示想生宝宝的“准爸妈”,首先要让自己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不要乱用抗生素。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可使胎儿细胞的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或发生基因突变,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也会增加肿瘤发生的概率。

  警惕三个年龄段高发肿瘤

  临床数据显示:5岁以下儿童易患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母细胞瘤”;5~10岁为儿童脑肿瘤高峰期,需警惕星形细胞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及胶质母细胞瘤等;10~14岁则是骨肉瘤和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高峰期。

  专家提示,成年人的很多实体瘤如肺癌、肝癌等多为慢性发病,癌变会经历很多年,但儿童肿瘤多为胚源性的,进展快,容易发生早期的远端转移,从一期发展到四期,最快只要三个月。

  儿童肿瘤病种多、治疗难度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多年前,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利用多年临床经验,为家长总结出一套在家通过给孩子洗澡就能自查儿童实体肿瘤的方法:

  洗澡时按部位擦拭,同时顺便摸查全身。主要顺序可按三条线:头颈上肢,前身下肢,后身会阴。或按“八字诀”的顺序:头、颈、肩、臂、腹、腿、背、阴。家长的手指并拢,边涂肥皂边在孩子的皮肤表面触摸。从头部到会阴、四肢、指、趾,每次洗澡顺序不乱不漏。每次必查全套,养成固定习惯,以免漏掉某处隐蔽性肿瘤,既给孩子洗得干净,又摸得全面。

  正常淋巴结为可活动、无痛的、小豆形、不坚硬的皮下颗粒,长圆、扁形如蚕豆,最长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如果超过这个大小,家长应该警惕,必要时可以咨询专科医生。

  超声筛查构筑首道防线

  “腹部实体肿瘤隐蔽性强,建议每年做一次超声检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副主任李璋琳教授表示,无创无辐射的超声检查可以有效识别儿童实体肿瘤早期病灶。例如“儿童肿瘤之王”神经母细胞瘤,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为例,早期神经母细胞瘤5年生存率接近100%,高危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5年生存率可达64%。

  赵强提到,儿童肿瘤治愈率的提升与先进的前沿诊治技术相关,比如微小残留病灶检测、GD2单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精准放疗、CAR-T细胞疗法等先进技术,合理使用好这些前沿的评估和治疗新技术,是提升儿童实体肿瘤治愈率的关键。

  相关链接

  儿童癌症常见类型

  白血病

  最为常见的癌症类型,约占所有儿童癌症病例的近1/3。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骨骼疼痛等症状。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孩子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浑身乏力的症状,皮肤上出现瘀点、瘀斑,还会频繁流鼻血、牙龈出血等。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占儿童癌症病例的20%。此类肿瘤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功能,导致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走路不稳等症状,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发育。

  淋巴瘤

  约占12%。症状多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出现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起初可能不疼不痒,容易被忽视。(全媒体记者 高丽)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寒假余额已不足 “收心指南”请查收

  • 小心一氧化碳中毒 一家7口吃炭烧火锅集体倒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