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医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它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复发及治愈后遗症。“治未病”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明确提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防病于先,在疾病尚未表现于外时就有预见性地予以调治,而非等到病情发展变化后再去医治,及早预防和治疗,才能掌握战胜疾病主动权。这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也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最超前的思想,它将人们的认识带入“无病”的最高境界。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这种健康维护理念的变化也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息息相关。
目前医学科学在世界水平上有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科技发展,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健康损害越来越显现,SARS、艾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等,预防更比治疗重要。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至少可以预防80%的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40%的肿瘤。单纯的修补医学已经很不适应今后的医学发展,防护和治疗两手抓才是上策。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亚健康人群增多,“欲病”成为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预防为主的医学理念转变,为中医治未病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中医治未病与西方预防医学相比,强调整体观念,突出“人”为主体的作用,有其独自的特点和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老百姓在这一点上有很多体会,比如人们常说“中医治本”、“中医治病去根”、“中医讲究调理”等就是对中医诊治优势的认同。
中医治未病,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养生,即保养身体,使生命得以绵长。《黄帝内经》也提出了最早的养生之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养生才能强身。
中医治未病与养生的原则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其方法主要包括了内服中药、食疗、膏方、针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五禽戏、太极、八段锦等等。通过这些方法,使躯体阴阳趋于平衡,血脉经络通畅,身体强健,正气旺盛而邪不能侵,自身的免疫力提高,而达到健康的状态。
总之,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健康来自知识,养生来自细节,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都涉及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只要把中医养生的思想深深扎根于生活之中,掌握好方法,就可做到防病强身,祛病延年,提高健康与生活水平。(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医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刘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