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首页> > 正文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来源:光明网2024-04-01 14:31

  大学生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大学生在特定事件或话题上所表达的集体观点、情绪和行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大学生网络舆情已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和社交交流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和舆论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一方面,网络舆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信息交流和情感支持的渠道,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联系和归属感;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也可能给大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和压力,虚假信息、网络暴力言论和争议事件等负面舆情可能引发大学生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引导机制,既能满足大学生自我表达的需求,又能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

  建立网络舆情识别和监测机制,提供准确的舆情信息和数据支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舆情,高校建立网络舆情识别和监测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网络舆情识别和监测机制是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对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上的大规模数据进行自动化挖掘和分析,以识别出与高校相关的舆情事件。其目标在于迅速、准确地获取舆情信息,洞察舆情动向,判断舆情态势,为高校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建立高校网络舆情识别和监测机制需要经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明确目标与需求,确定建立机制的主要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提升高校形象、增加招生效果、改善学习生活环境等。其次,收集相关数据,包括高校的官方媒体信息、社交媒体用户的意见反馈、网络平台上的舆情讨论等。再次,利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筛选、加工、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和舆情特征。此外,建立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异常舆情,预防潜在危机发生。最后,与高校各相关部门紧密合作,根据舆情信息调整决策,制定应对措施,以达到舆情管理的目标。

  加强舆情引导与心理教育结合,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舆情引导与心理教育是高校工作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的结合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至关重要。舆情引导可以帮助学校及时了解、反映和解决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满意度和对学校的认同感。心理教育则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认知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高校工作中,舆情引导与心理教育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来实现协调与融合。首先,高校可以建立舆情引导与心理教育的协调机制,包括成立相关的工作组织和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其次,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交流平台、组织培训和研讨会等方式,促进舆情引导与心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此外,还可以在教育活动中结合舆情引导和心理教育的内容,使其相互融合,形成有机整合。例如,在大型校园活动中,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师的咨询点,提供即时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舆情事件,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建立协同合作机制,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参机制建设。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校中,网络舆情的影响更加深远。首先,网络舆情能够快速传播,影响范围广泛,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社会极大的关注。其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其网络言论往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不仅关乎个体声誉,也关系到学校声誉和社会形象。校建立协同合作机制是必要且重要的,通过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可以集中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协同效应,更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高校作为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园,在舆情引导方面拥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高校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通过舆情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舆论意识。家庭作为大学生的重要依托,可以提供更亲近的关怀和引导,家长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引导他们合理使用互联网。社会对于网络舆情的参与也至关重要,通过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社会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形成强大的网络舆情引导力量。

  持续优化和更新引导策略,以适应网络环境和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变化。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是指高校在面对各类网络舆情事件时采取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和应对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舆情引导,引导网络上的言论和情绪,从而对高校的声誉、形象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网络环境和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变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更新。首先,高校需要对当前网络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使用习惯,以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引导策略。其次,高校需要关注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变化,准确把握他们的关注点和表达方式,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参与方式。此外,高校还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反馈和意见,及时修正和优化引导策略。最后,高校需要注重引导策略的实施和效果评估,不断总结经验,调整策略,确保引导工作的持续有效。通过持续优化和更新网络舆情引导策略,高校能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和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变化,增强舆情引导的效果,提升校园形象和学生满意度。

  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优化和改进需要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与原理之上,通过关注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情绪管理、自我认同等方面,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引导机制,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网络舆情,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舆情时可能会感到孤立和无助,缺乏社交支持往往会加重心理压力。因此,在引导机制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交支持,提供相互交流和情感支持的空间和机会,帮助他们分享经验、减轻压力并得到支持。同时,不断优化和改进引导策略,加强各方的合作与支持,提高引导机制的效果和可持续性,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简介】陈宏,石家庄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促进个人养老金大众化

  • 警惕“回流药”变“假药”“错药”危及生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