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弘扬中医药文化 守护生命共同体
首页> > 正文

弘扬中医药文化 守护生命共同体

来源:光明网2023-11-13 13:27

  作为我国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系,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蕴含着“天人合一”等宇宙观,要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中医药不仅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重要功能。中医药文化是新时代守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等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倡导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将人体健康与生态平衡联系起来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中医药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主张以此为基础看待人的地位和健康问题。中医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界得以生存,自然界运动变化作用于人体,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造成各种疾病的主要因素。不断出现的传染病危机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警钟,正是“人类过度开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迫使野生动物迁徙,增加野生动物体内病原的扩散传播。”因此,防治各种疾病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弘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念,敬畏、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为自然守住安全的边界和底线,将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可承受限度内。“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才能守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主张“治未病”。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患病是一个正邪相搏的过程,正盛则邪衰、邪盛则正衰,疾病是气候环境因素与人体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内外因关系中,中医药文化更看重内因,“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主张“治未病”养生保健,“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强调和谐、“仁者寿”、养德养生。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的健康养身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我们要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在继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基础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并在多种场合要求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弘扬“治未病”健康养生文化,尽快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既可以让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也可以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休养生息,从而更好守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保护中药资源。中医药是中医与中药的简称,中药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与矿物药。作为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与基本方法,以植物为主的中药在历次重大疫病防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人民自古崇尚自然、热爱植物,中华文明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植物药为主的中药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深刻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包括植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中药生态资源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地球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因此,弘扬中药文化理念、保护中药生态资源是守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防治疾病、护佑健康需要发挥中药作用,发挥中药作用要求保护中药生态资源,保护中药资源就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保护植物、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生命健康,进而保护中药资源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重视非药物治疗。在中医防病治病实践过程中,除了最常见的中药系列外,还有药膳、针灸、推拿、刮痧、拨罐、气功、六字诀、八缎锦、太极拳、易筋经等众多手段与方法。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医主张“药食同源”,药膳是中国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很多中草药既是药物也是食品,很多食品兼具食药两方面性能,如山药、山楂、桂圆、生姜、百合、蜂蜜等,药膳或食疗可以一物多用、一举多得,不仅有利人民生命健康而且有利自然生命健康。因此,2016年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非药物疗法是中医药的特色技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自然疗法或绿色疗法。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守护传承弘扬中医非药物疗法理念与方法,充分发挥其守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积极作用。

  治理环境卫生。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中医药学认为,预防瘟疫与环境卫生关系密切,急性传染病多属于“秽浊”,预防传染病必须消除污秽之气,消灭虫害、人畜分居、环境消毒是中医预防疫病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继承中医药环境卫生理念与做法,号召并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控制了寄生虫病、烈性传染病和地方病,消灭了天花等传染病,人民健康水平极大提高。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促进环境清洁卫生、预防控制传染病是中国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式与有效经验。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各地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守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必须传承发展弘扬这一理念,统筹推进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建设健康环境、保护环境健康,“推进城乡宜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城市与宜居乡村,统筹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将我国城乡建成健康、宜居与美丽家园。

  科学运用整体观。整体观念、系统思维是中医药文化的特色所在。中医将人看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身心有机统一,主张系统防治、综合防治、标本兼治。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弘扬中医药文化,可以在治国理政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祛风驱寒、舒筋活血、通络经脉。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系统防治,从长江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从系统工程角度寻求防治之道,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协同治理,统筹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坚持综合防治,打好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组合拳,增强各项防治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加快构建长江流域综合治理新体系;坚持源头防治,既治已病也治未病,找准问题及其根源所在,从源头上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治未病”才能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让长江人民充满活力生机。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我们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坚持古为今用”。弘扬中医药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中华文化自信的需要,更是守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统筹推进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成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作者:卢文忠、黄娟,均系武汉东湖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批准号:2022JZDZ010]研究成果)。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直播间“坑老套路”瞄准银发族

  • 爸妈过度沉迷手机?疏堵结合助他们健康上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