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各式“特效”药物和前瞻疗法不断涌现,然而,近20年来,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却一直居高不下,有些恶性肿瘤发病年龄甚至还有越来越小的趋势。
中国癌症数据居高不下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且据统计,每年约有230万人死于癌症。可见,癌症的防控形式依旧严峻。
为何新药层出不穷,癌症数据却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不只是高科技的“缺失”,更在于智慧的“离场”。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携手中医学者、资深媒体人佟彤,联合一盏灯健康、喜马拉雅、当当等多家线上媒体平台,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现代中医,智慧治癌”的对话交流分享会。
过度治疗不可取
现场何裕民教授多次强调,防治癌症,不要“谋子”而要“谋局”。谋局的关键在于善用智慧。据了解,临床上只有30%的癌症患者是因为疾病进展而死的。因此,面对癌症,需要力戒过度治疗与不当治疗,有时候,适当观察也不失为一种良方。
何教授还提到现场的一位老同志。他本是一名前列腺癌患者,后在何教授的指导下,停用了内分泌药,如今已经带瘤生存13年,状态依旧良好。临床中,观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高科技与传统智慧的二次结合,势在必行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医学密码,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如何利用好这把钥匙,在坚持第二个结合中传承传统文化,成了我们亟需要考虑的问题。故,高科技与传统智慧的二次结合,势在必行。
何裕民教授认为,癌症的治疗靠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功的,还得要强调多学科、多科室,包括中西医学,也包括医学以外的相关学科(如心理、饮食、哲学等)的综合应用。
特别对于高龄的癌症患者以及惰性癌症患者来说,理应更加注重多种疗法的整合,而非利用霸道来阻击癌症的进展。
抗击癌症,还得提倡利用综合措施
据了解,何裕民教授从传统的“和合”理念中汲取灵感,将其引申到医疗领域,归纳出“调整为先、零毒为佳、护胃为要”的十二字治癌新方法和“医、药、知、心、食、体、社、环”的综合康复八字方针,目前已帮助了数以万计的肿瘤患者,缓解疼痛,延长了生命。
何教授还主张圆桌诊疗式的快乐门诊。这种开放式的诊疗手段,能在不知不觉中增进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促使他们彼此慰藉,相互鼓励。研究表明,好心情对癌症有抑制作用,胜似良药。
中医学者佟彤老师对何教授的观点深表赞同,也指出经常晒背或者好交朋友,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抗癌力。不要小看了这种简单的方式,它不仅是智慧的象征,还能助你合理抗癌。
此次“现代中医,智慧治癌”交流分享会的圆满举办,将提升公众的防癌意识,普及智慧治癌的理念,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对所有关心癌症的患者、家属及相关从业人员都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