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睡不安还磨牙 宝宝需要定期驱虫吗?
首页> 亚健康 > 正文

睡不安还磨牙 宝宝需要定期驱虫吗?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06-30 14:02

  相信甜甜的打虫药仍是不少80后父母的儿时记忆。在这些有“驱虫情结”的家长眼中,打虫子似乎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保健项目。孩子睡不安稳、脸上有白斑、总说肚子痛……都会想到“娃肚子里是不是有虫子了?”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紧张,时移世异,随着卫生条件的提高,医生不建议自行给孩子服用驱虫药。

  经验性驱虫不可取

  上世纪50年代天津市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肠寄生虫感染率为67.9%,蛔虫感染率最高,为67.7%;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武川县一项调研结果显示,肠寄生虫感染率为36.8%,蛔虫感染率最高,为36.3%。

  而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卫生环境的改善,农田使用有机肥的比例下降等,如今儿童寄生虫感染率较几十年前已大为下降。而近几年的调研发现,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90%;城区感染率为0.51%,乡村感染率为3.01%;学龄前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5.32%,学生感染率为1.91%。因此如今家长大可不必给孩子经验性驱虫。

  不建议自行给孩子服用驱虫药还有一个原因——驱虫药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大多数驱虫药在体内需要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而婴幼儿的肝肾等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感染虫型来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用法用量。另外,有的药物注明2岁以下小儿禁用,例如阿苯达唑片;或体重低于15kg的儿童慎用,例如伊维菌素片。

  家长在用药前应明确诊断是否为寄生虫感染,以及感染寄生虫类型。需要根据虫体种类繁殖特点结合药理作用有针对性地选择驱虫药物,有的药物驱虫谱比较广,但不一定是所有寄生虫的首选药物。即便同一种药物,用于治疗不同虫体感染时的用法用量和疗程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明确诊断尤为重要。

  这些症状未必是肚里有虫

  临床上会遇到家长咨询,孩子睡觉不安稳、磨牙、脸上有白色斑点、肚子疼,需要打虫吗?

  其实,除了肠道寄生虫感染,很多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引起上述这些症状。例如孩子睡前活动兴奋,幼儿大脑神经发育不健全,夜间睡眠时大脑神经会出现兴奋的状态;睡前进食过饱,消化不良;学习压力大、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都可能引起睡眠不安、磨牙的症状,只需调整孩子的生活饮食习惯,消除这些诱因,观察即可。

  同时,还有牙齿咬合关系不稳定也可能引起睡觉磨牙的现象,可以到口腔科做相关检查。

  此外,微量元素缺乏、皮肤病等也可能出现面部白斑。肠道感染、肠痉挛、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均可表现为腹痛,需要进一步的专科检查明确病因。

  这时,如果盲目服用驱虫药不仅可能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还可能使虫体产生耐药性,给后续治疗增加困难。更麻烦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寄生虫受药物作用刺激,在体内扭结成团、游窜,可能会出现肠道穿孔、梗阻、脑病等更严重复杂的紧急情况,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不可随意服用。

  孩子查大便不能在家取样

  大便化验也是有讲究的。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大便时间不规律,在家给孩子取样装过来化验会比较方便。其实不然。寄生虫包括滋养体、包囊、卵囊、孢子、成虫、幼虫、虫卵、无鞭毛体、锥鞭毛体阶段,可能含有寄生虫或含寄生虫成分的样本,均需经过恰当的收集和处理,否则可能检测不到感染。

  一般粪便样本需要收集在干净的广口容器中,常选择带一个紧密盖子的蜡纸或塑料的容器;或是粪便收集专用试剂盒,并记录收集时间。样本不能被水(可能含有自由生活的原虫)或尿液(可能损害滋养体)污染。

  此外,止泻药、抑酸药可以改变粪便的黏稠度;服用钡剂或其他放射性检查造影剂、抗生素,这些物质均会干扰寄生虫的检出,若已使用这些物质,需推迟5-10天或至少2周再收集样本。

  通常在腹泻样本中发现原虫的滋养体,必须收集新鲜样本,否则滋养体没有形成包囊可能分解。液体样本应在排出后30分钟内进行检测;软的(半成形的)样本可能含有原虫滋养体和包囊,应在排出后1小时内进行检测;成形的样本检查应在排出后24小时内进行检测,超出以上时限均应放到合适的固定液中。大部分的蠕虫卵、幼虫、球虫的卵囊、微孢子虫的孢子可生存较长时间。

  文/郭茂文(首都儿科研究所)

[ 责编:沈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无堂食外卖立规矩

  • 读懂成长密码,做好孩子每个阶段的引路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