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习惯”存大隐患 家庭防火莫轻看
首页> 亚健康 > 正文

“小习惯”存大隐患 家庭防火莫轻看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04-27 17:57

  生活中有许多潜在的火灾隐患,如未熄灭的烟头、打火机等火源,电气线路老化或超负荷等问题都可能导致火灾发生。针对家庭火灾的特点,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消防特勤站站长焦云龙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近年来常出现的家庭火灾往往与一些生活中的“小习惯”有关,例如很多人都有不拔电器插座的习惯,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会导致电器内部过热,从而引发火灾。为了避免此类火灾的发生,在使用电视、电风扇、空调、充电器、风筒等家庭常用电器设备时,若使用完了一定要拔掉电器插头,让电器处于断电状态,避免电器过热引起火灾。

  吸烟也是引发家庭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床上、沙发上吸烟。焦云龙介绍,烟头中心部位燃烧时温度高达700至800摄氏度,香烟燃烧虽没有产生明火,但是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这种无火焰缓慢燃烧称为阴燃现象。烟头掉到床上、沙发上极易引起火灾。焦云龙提醒,点燃的烟头最好用水熄灭后再扔到垃圾桶,不要直接扔到垃圾桶,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要将烟头扔至指定地方,切记不要随手乱扔烟头。

  “厨房用火不离人,要养成人走火关的习惯。”焦云龙表示,厨房用火、用电极为集中,因此厨房火灾也是家庭常见的火灾之一,为了避免厨房火灾的发生,每次在使用燃气灶后必须立即关闭。如果家中使用的是天然气瓶,天然气瓶需摆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与太阳暴晒。同时,不要将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的物品放在灶台旁,高温、明火很容易引燃或诱发这些物品燃烧、爆炸。此外,在做饭时也需要格外小心,食用油因为油温过高起火或操作不当使热油溅出油锅碰到火源引起起火是常见的现象,如扑救不当也可能引发火灾。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大量使用,为了解决充电问题,不少人会把电动车电瓶拿回家,或者将电动车放在楼道充电,而这却是极为危险的。一般来说,电动车充满电只需要6至8个小时,有的电动车电源可能还没有满电自动断电的功能。电动车电瓶如果充的时间过长,电源又没有相应的过充电、过电流保护功能,可能会导致蓄电池高温,或者电源里面的极板腐蚀。这样,就极易造成因电池漏液或电源发热引发的爆炸。焦云龙说,电动车电瓶爆炸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爆炸产生的明火也极易引燃周围物品,如果爆炸发生在家中,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一旦家里发生火灾应该如何处理?如何进行逃生?焦云龙说,发现家中起火一定不要慌张,要冷静沉着地根据火情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切记不要用水扑救,应先关掉燃气灶、电磁炉,然后迅速地将锅盖或者灭火毯盖在锅上。房间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料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可以用土、泥沙、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若火势到达无法控制的程度,需要立即报警,并迅速逃生。

  焦云龙告诉北青报记者,遭遇火灾,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自救极为重要。一旦身受火灾威胁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如果身处平房且门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或者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以后再离开火场。身处楼房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逃生。(记者王天琪)

[ 责编:沈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记者手记:你好,“12356”心理援助热线

  • 国家食安风险评估中心:警惕产气荚膜梭菌污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