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买膏方进补,最好做到一人一方,辨证施治。
五处老毛病膏方帮你调
膏方除了调理亚健康状态、各种原因引起的虚证、益寿延年等作用外,还适合于对各种慢性疾病的调治。
脾胃弱
常见症状:食欲不振,吃完饭后胃部发胀,腹部胀气,吃得很多身体反而消瘦。
调理重点:如果是脾胃气虚或以脾胃气虚为主,兼有瘀与热等情况,适合用膏方来健脾和胃、清热活血、理气化湿。
专家提示:一般脾胃不好的人要先吃开路方,让脾胃功能慢慢恢复后再吃膏方。脾胃不好的人最好饭后吃膏方,因为膏方多滋腻,饭后吃可以减少肠胃不适的发生。如果肠胃功能好的人最好饭前吃膏方,这样吸收更好。
皮肤干
常见症状:皮肤瘙痒症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的比女性多,晚间瘙痒比白天严重。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变薄,表面有糠秕状的脱屑,长期搔抓,皮肤上会出现许多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皮肤变得粗厚,重者可以发生皮肤感染。
调理重点:老年人发生皮肤瘙痒主要是三原因,一是老年人气血虚弱,精血不足,血虚生风,风胜则燥,风动则痒;二是年老体衰,肝肾阴亏,阴虚血燥致痒,三是久病致脉络瘀阻,不能濡养肌肤。可以用补肾养阴、活血祛风的药物配制成膏方进行调理,调补五脏六腑的阴血,祛风通络活血,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使肌肤恢复光滑,瘙痒得到控制。
专家提示:服用膏方的同时,如果同时使用西药止痒,应该咨询医生,同时忌食油腻、辛辣刺激发物,避免滥用化妆品。
骨质疏
常见症状:骨质疏松、周身骨痛、驼背、身高变矮、甚至骨折。
调理重点:肾虚是骨质疏松的根本原因,脾胃虚弱是骨质疏松症的促进因素,血瘀也是常见的病理机制。通过膏方滋肾阴,温肾阳,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标本同治。通常这种膏方的主要成分是补肾药,如核桃仁、补骨脂等等。
专家提示:骨质疏松的人往往脾胃功能虚弱,容易消化不良,如果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情况时,先暂停服用,后调整用药。
出紫癜
常见症状:身上出现一块一块的紫斑,经常治疗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复发。一般都是和贫血有关。
调理重点:中医认为血液病和脾肾亏虚有关,而冬季是运用膏方调治血液病的最佳时期。在血液病的初期,采取积极有效中西医治疗手段,病情得到控制后,再通过辨证论治投以膏方,通过膏方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培补五脏的作用,达到调养补虚的目的,不仅能够巩固血液病中西医治疗的效果,且可能降低疾病的复发。
专家提示:膏方更适合在疾病完全缓解的稳定阶段作为巩固和提高疗效之用,其药性缓和,但药力更持久,既能疗疾,又能补虚。
病情不稳定的阶段还是要用汤药汤剂,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用药的品种和剂量。
动脉硬化
常见症状:早期动脉硬化病患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而中期患者大多数有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记忆力下降等。
调理重点:动脉硬化的人是比较适合膏方调理的。动脉硬化的人一般多精气虚损,中医认为是由于肝脾肾三脏虚所致,调养时应该以补肾、柔肝、健脾为主,尤其重视健脾。
专家提示:动脉疾病多伴随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而膏方又分为清膏和蜜膏、素膏和荤膏,前者以是否加入蜂蜜为区分,后者以是否含有动物胶为区别。
一般精血亏虚比较严重的人可以用荤膏,普通亚健康状态者吃素膏就可以。血糖高者最好吃清膏,如果害怕苦味可以让大夫在膏方中加入芳香材料和少许蜂蜜,或者甜味剂。
提醒
感冒时不要吃膏方
冬季室内室外温差大,人们容易感冒,如果您在服用膏方时感冒,或者服用膏方后出现舌苔厚腻者,应暂停服用。
服膏方时要注意忌口,如果膏方中有人参则应注意忌口萝卜、莱菔子;阳虚便溏畏寒者忌食生冷食物等。
河南省中医院药学一部主任李中心强调:“服用膏方后出现‘上火’现象,比如牙龈、鼻腔出血等,则应分析患者是否为热性体质,膏方是否过于温燥。此时,宜减量,并用清热泻火药煎汤代饮,冲服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