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5月25日国际爱肤日来临,此时正值春夏交替之际,皮肤病患者增多,皮肤健康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高兴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湿疹是季节更替期的高发皮肤病之一,其中手部湿疹因病因复杂、病程迁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尤为显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高兴华教授
手部湿疹是一类发生于手部的炎症性皮肤病,囊括了手部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原发皮损及糜烂、渗出、鳞屑、结痂、苔藓样变、角化过度、皲裂等继发皮损,伴有或无瘙痒等症状的手部湿疹皮炎样改变,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每年复发至少两次则发展为慢性病程。数据显示,慢性手部湿疹的时点患病率为4.7%,每20人中就有1人受到其的困扰,反映了该疾病的广泛性。
针对慢性手部湿疹的高发人群,高兴华教授指出三类群体需特别警惕:一是过敏体质者,尤其是有特应性皮炎遗传背景的患者,易伴发手部湿疹;二是职业暴露频繁的人群,如理发师、建筑工人、医护人员等,因长期接触染发剂、水泥粉尘、消毒剂等化学刺激物或频繁洗手,患病风险显著升高;三是过度清洁人群,部分人因频繁使用碱性洗涤剂洗手且缺乏保湿护理,破坏皮肤脂质屏障,诱发皮肤炎症。
在防控方面,高兴华教授建议从日常预防和规范治疗两方面入手。预防上,应减少接触清洁剂、染发剂等化学刺激物,必须接触时佩戴防护手套;控制洗手频率,使用温和中性洗涤剂,洗手后立即擦干并涂抹护手霜,干燥季节需多次保湿,尤其职业暴露人群需养成“工作后及时护理” 的习惯。
治疗上,传统治疗策略涵盖局部药物、系统治疗与物理干预等多维度手段,但其局限性仍显著影响长期管理效果。手部湿疹因其特殊性,如病因复杂、病程长、容易复发,诊断与治疗存在一定挑战性,需要更具针对性、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少复发。然而,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慢性手部湿疹的治疗药物获批,患者亟需更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同时,慢性手部湿疹会对患者身心及社会经济造成双重负担。高兴华教授提到,慢性患者常因反复就医消耗大量时间、精力与金钱,部分严重病例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专家提醒,如果出现手部湿疹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使其发展为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