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5月10日,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换届会于郑州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中药协会王桂华秘书长主持,邀请了中国中药协会专家委员会房书亭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吴宪常务副会长、上海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施海明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王肖龙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鸣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京敏教授以及微循环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160余人,共同见证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的新起点。
房书亭主任委员在致辞中谈到,微循环用药领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他回顾了中国中药协会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开放、创新”态度,强调科学引领和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并对新一届专委会提出期望,希望他们继续推动微循环用药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为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贡献力量。
本次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在协会的批准与指导下进行。中国中药协会会员与分支机构服务部主任桢焱宣读了《关于同意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换届的批复》。随后,中国中药协会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黎燕妍宣读了《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办法》。经过审议,参会人员一致举手表决通过了换届选举办法,并顺利选举产生了215名新一届专委会委员。
在本次换届选举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王肖龙教授当选为新一届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卜培莉教授等32名候选人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陈广琴教授等64名候选人当选为常务委员。同时,吴宗贵教授、施海明教授获聘为专委会顾问。
随后,新当选的阮小芬副秘书长宣读了《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审议版)》。该办法明确了专委会的性质、业务范围、会员管理、组织架构、财务管理等关键内容,规定了全体委员会议为最高议事机构,设立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等职位,并明确了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机制。办法强调专委会在协会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协会章程,经全体委员会议通过后报协会批准实施。
第二届主任委员王肖龙教授介绍了第二届专委会的五年工作规划。规划涵盖四个方面:第一,协同创新促进领域发展,包括换届选举、党建活动及继续承办“匠医国药创新发展大会”等品牌会议;第二,深化中医药研究与应用,通过学术活动、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制定专家共识和用药指南;第三,学术传播与品牌建设,开展健康敬老月等公益活动及跨学科合作提升影响力;第四,政策研究与行业规范,形成年度调研报告并提出政策建议。
其中,针对专家共识和用药指南的制定,专委会将积极致力于为已上市及创新中医药产品在微循环用药领域的应用积累科学证据,为中医药在微循环领域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从而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的现代化和标准化。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专委会期望在微循环用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吴宪常务副会长在总结中强调了微循环研究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中的重要性,并对新一届专委会提出几点期望: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与协会业务的深度融合,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质量发展;二是聚焦微循环障碍相关疾病的防治难点,加强多学科协作,探索中药现代化表达,推动诊疗方案优化升级,并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三是规范活动,严格执行相关文件精神,确保活动合法合规;四是凝聚专家队伍,携手共进,破解行业瓶颈问题。吴宪副会长还提到协会自2024年起对分支机构实行目标管理,要求专委会按计划开展活动,提高业务质量和水平,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换届会标志着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业委员会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微循环领域研究方面迈入了新的阶段。未来,专委会将紧密围绕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提升专业影响力,为中医药产业的繁荣和人民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朱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