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3 + N”课程体系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实践
首页> > 正文

从“3 + N”课程体系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实践

来源:光明网2025-04-16 17:27

  近日,第二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大会在四川自贡召开,高校大学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论坛上,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王立前教授做了题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的主题报告。报告立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际,以本校及河北实践为例,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路径及实践成果作了介绍。内容详实、案例丰富,引发与会者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

从“3 + N”课程体系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实践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轨道交通行业特色鲜明、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学校以校产集团引领校企深度融合为支撑,构建了高级技师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确立“育德、育身、育心、育能”工作目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课程、咨询、科研、活动、培训、社会心理服务”六位一体的心理育人格局。

  学校坚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企业岗位人员心理素质要求相结合,创设校企协同育人方案,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心理育人新模式,开展凸显职业属性的职业院校“双驱、五化、三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职教方案。

  课程体系建设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本任务为遵循,针对课程内容职业属性不突出、覆盖学生成长关键时段不充分等问题,自2012年开始,项目组教师团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企业关键岗位员工心理素质要求等入手,对课程内容进行有针对性补充与完善。2017年,创建了“双驱、五化、三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3+N”课程体系。

  “双驱、五化、三融合”是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为“双驱”课程目标,为课程提供强大动力支持;以“五化”作为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包括课程设计系统化、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资源数字化、课程评价多元化、课程团队集群化。“五化”手段确保了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三融合”是成果实践过程中秉持的创新理念,也是创新成果,彰显了本成果的价值,具体包括课程目标与心理育人工作目标深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学生自助成长与心理助人服务深度融合。

  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升级为“3+N”课程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职业心理素质训练》3门必修课,覆盖新生心理茫然期、大二心理躁动期和毕业生职业准备期,根据学生关键成长时段心理特点开展教学,突出课程针对性,提升课程教育效果;根据学校心理育人工作需要,企业岗位需求,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不同学生群体开设具有开发潜力大、设置灵活的“N”门选修课程,分为必选课和任选课两类。必选课是针对特殊角色和优秀心理骨干学生进行的以发挥自身优势,更好维护学生心理安全,提高学校心理育人工作水平而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朋辈心理辅导员“微证书”课程》和宿舍长课程《宿舍关系》;任选课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生喜爱的、有较好育人效果的课程,如《心理情景剧》《心理微电影》《阳明心学》《心理电影赏析》等。

  本方案自2017年起,在学校经过了6轮实践,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教学资源,结项立项各级课题7个,公开发表论文16篇,出版纸质教材9部、数字教材2部,开发在线开放课8门,涵盖微课170个、教学课件190个、视频教学资料20个,建成了总投资365万元的河北省社会心理服务基地、室外素质拓展基地、冀危专委工作平台、“心云”线上心理服务平台,获得了17项省部级奖励,《职业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活页版)》获首批国家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多家媒体报道宣传本项目相关成果,相关研究曾获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近几年,学校当选为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应用心理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河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单位、河北省职业教育学会职业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秘书处单位)、河北省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执行理事长单位(秘书处单位),并入选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项目”第二批实验基地名单。随着成果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在全国性心理健康会议、论坛上作教改专题报告11次,举办承办河北省、全国心理相关会议10次,校际交流,集体实践教学8次。2025年3月开始,借助线上平台,面向全国免费开放教改成果在线课程8门,上线40天,已有71所学校21630人次学生参加课程学习,为众多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重要参考资源。

  7年来,项目成果形成了校内校外一体、课上课下融通、线上线下协同的良好心理育人生态,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功实践案例,成果推广29次,覆盖全国学校340所、教师5000余人,多家高职院校学习借鉴成果理念和方法,并取得显著成效,发挥了辐射引领作用。在后续企业跟踪调查中,学生以“心理素养好、职业技能强、专业技能精、创新精神优”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好评。(王付顺)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让家门口有更多优质儿科

  • 可复美陷产品添加表皮生长因子“罗生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