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患者拿到病理报告的时候,都会渴望是一个明确的良性的结果,但是有时候,病理报告上没有给出明确的诊断,而是建议加做免疫组化来明确诊断。患者就慌了,往往心情很忐忑,什么是免疫组化呢?做免疫组化是不是就是恶性了?今天就围绕着加做免疫组化检查来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患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首先,什么是免疫组化?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简称为免疫组化,它是应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了抗体的显色剂显色,确定人体组织细胞内的抗原,对抗原进行定位、定性以及定量的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是病理科检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理活检不能明确诊断的时候,往往需要免疫组化来做补充检查。免疫组化的抗体名称一般是几个字母来命名,根据抗体表达的结果一般标记为和(-)或者(+)。
免疫组化抗体表达的结果有什么作用呢?
免疫组化抗体的每个指标都各自有不同的作用,可以鉴别疾病,判断预后,辅助治疗等,比如常用的Ki-67是一种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主要用于判断细胞的增殖指数,广泛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标记,从而判断肿瘤的凶险程度和预后。NSE 主要用于神经内分泌瘤的诊断,HMB45是黑色素瘤相关抗原,主要表达不成熟的黑色素细胞。CD20是B淋巴细胞较特异的标志物,用于B淋巴瘤诊断。ER和PR分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表达越高表示对内分泌治疗越有效,预后越好。
免疫组化为什么要一次做很多项?
免疫组化标志物不是一对一的绝对特异的,通常需要使用一组标志物确定诊断,比较疑难的病例,往往专家会诊,几轮免疫组化的筛查才可以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我们知道病理诊断是复杂而严谨的,只有足够严谨,才能够更准确可靠的排除恶性肿瘤或者对恶性肿瘤进行病理分型,确定转移灶或者找到原发灶,从而让病理报告更准确,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治疗依据。
加做免疫组化一定是恶性了么?
不是的。比如宫颈活检常做的ki67和p16,大部分结果都是良性的,这两个指标可以用来区别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病变。谨慎起见,有时候送检组织过小,不好辨别等原因,为了排除送检组织中的微小病变,也会加做免疫组化佐证诊断。所以,患者不要过度紧张,配合医生等待最后的结果即可。我们知道,在所有辅助科室中,病理科一直疾病判官,判决书就是我们发出的病理报告。病理科出具的病理报告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用于指导临床医生的后续治疗方法,手术术式,估计预后以及解释临床症状等。所以更要慎之又慎。
常规病理报告给出恶性诊断,为什么还要加做免疫组化染色呢?
有时候,虽然常规病理报告已经给患者定性为恶性肿瘤,但还是要求加做免疫组化检测,这是因为免疫组化可以帮助病理分型,确定诊断的组织是否是原发病灶,依靠免疫组化找到其原发病灶,然后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共同帮助患者的后续治疗。
那么怎么加做免疫组化呢?
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是在病理科进行,不需要患者再进行任何有创检查,病理技术人员利用之前做好的患者原始蜡块,继续进行切片,脱蜡至水,抗原修复,一抗,二抗,显色等一系列操作,得到最终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由病理初医师进行结果分析,给出初步诊断意见,再交给上级医师确定诊断,最后发出免疫组化报告。患者如果行动不变,本人也可不亲自办理,代理人携带其医保卡,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可代为办理。
免疫组化报告的结果一般几天发出?
免疫组化报告的结果一般也是3-5个工作日发出。疑难病例的诊断可能要多做几轮免疫组化,所以对于比较疑难的病例会适当延长。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免疫组化问题的几点大揭秘,你是不是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呢?病理科出具的病理报告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用于指导临床医生的后续治疗方法,手术术式,估计预后以及解释临床症状等。但是所有的技术方法都有他的局限性,有时候常规病理对疾病的诊断不够明确,这就需要我们病理科依靠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分子检测技术等多种病理技术共同辅助诊断,所有的技术合而为一,都是为了患者的精准诊断,精准治疗而保驾护航。(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病理科技师于燕 副主任技师杨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