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索慢病防控与医防融合新路径 打造慢病管理发展样板
首页> > 正文

探索慢病防控与医防融合新路径 打造慢病管理发展样板

来源:大众网2023-11-08 16:04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75%的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43%有多病共存。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有效做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管理”,是各地政府和医疗系统努力探索的方向。

  为打通慢病管理最后一公里,11月7日,在第六届进博会期间,成都东部新区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罗氏诊断签署共建全域数字网格化慢病管理示范区战略合作备忘录,并纳入成都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通过示范区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慢性病医疗卫生挑战,助推成都东部新区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伟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正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谢江、罗氏诊断医护部中国区总经理许玉美作为三方代表签约,罗氏诊断中国总经理姚国樑、成都东部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张业辉、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天府奥体公园管委会主任周世刚等嘉宾出席并见证签约。

  打通信息孤岛

  数字技术为慢病患者精准画像

  作为一座未来城市,成都东部新区成立3年来,坚持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双轮驱动,产业加速成势,人才加速聚集。

  为全面提升成都东部新区人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据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伟介绍,今年4月,该区正式启动数字网格化慢病管理示范区创建工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为不同人群精准画像,提供差异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成都东部新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卫健医保处处长胡登宇展示了成都东部新区慢病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集患者端、医生端、政府端3模块,患者可以独立回传健康数据,通过技术赋能,辅助医生为患者制定慢病管理计划和随访计划,并创新设置居民“健康指数”,绘制“健康曲线”,提高健康管理服务的高效化、精准化。

  而针对慢病管理中突出的“信息孤岛”问题,数字化也可以赋能管理新路径。成都东部新区慢病管理信息平台将辖区医疗机构基于云化平台打造全区统一的业务信息化系统,实现全区“一张网”,并纳入成都市数智赋能家庭医生平台建设试点。“慢病管理的理想模型就好比一棵大树——可以将所有分散的患者信息集中在同一主干上。”胡登宇告诉记者,今年7月,该区将罗氏诊断血糖数字化管理系统接入糖尿病和高血压筛查体系中,筛查人口超过3万人,通过院内外协同的数字化管理,帮助2000余名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

  激活神经末梢

  微网实格让慢病服务“沉下去”

  当前,基层治理中强调微网实格,将管理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管理模式小区化、规范化、信息化。

  网格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网格化理念引入慢病管理,可以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起不同层级之间的联动机制,真正激活慢病管理的‘神经末梢’。”胡登宇介绍,此前该区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以村和社区为最小网格单元组建“1+1+1+X”网格体系,即每个网格设置“1”处慢病综合防控宣传点,配备“1”名网格长、“1”名专职医防网格长及“X”名村民代表、志愿者和力所能及的慢病患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动慢病人群全流程管理。

  此外,为提供连续、高效、综合、便捷的健康服务,成都东部新区还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等,深入实地调研,从15个镇(街道)先期选取贾家、养马、玉成、石盘、芦葭5个镇(街道)及所辖63个行政村,构建“1+4+63”慢病防控工作体系,打造东部新区癌痛诊疗中心、慢病管理中心、专病门诊及社区服务点,全面提升基层慢病诊疗、随访、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医防深度融合

  生命周期精准守护群众健康

  活动现场,成都东部新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罗氏诊断还进行了圆桌讨论,共同探索慢病管理模式。讨论中,一个词被反复提及——全生命周期管理。

  “我们希望通过与罗氏诊断的合作,建立一个‘全人群覆盖、全病程管理、全因素分析’的行之有效的慢病管理门诊,同时建立成都东部新区全域慢病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副主任医师严同介绍道。

  而罗氏一直致力于推出创新产品、探索创新方式,并拓宽创新产品惠及患者的宽度和深度。此次携手,将共同探索创新合作模式,聚力打造创新、合作、多元的本土医疗健康生态圈,助力‘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

  在慢病管理中,治疗可及性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解决这种问题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专业度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成都东部新区,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该区联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等5家市级医疗机构,结对帮扶21家医疗机构,构建16个医联体(科联体),通过慢病远程医疗咨询、会诊和医学教育等让患者都可以近距离地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此外,还推动39名慢病名专家下沉基层,建立定期义诊和常态坐诊机制,建成1个规范化呼吸慢病管理门诊,提升基层慢性病健康管理能力。

  周世刚表示,罗氏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体外诊断的领导者;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学科能力位居成都市级医院首位。未来,三方将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探索慢病防控与医防融合新路径,共同打造“企医地”协同共建的慢病管理发展样板,为全国慢病管理医防融合提供“东部新区方案”。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记者手记:你好,“12356”心理援助热线

  • 国家食安风险评估中心:警惕产气荚膜梭菌污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