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聚焦公共健康 《中国电子烟用户特征及公共健康影响报告(2023)》发布
首页> > 正文

聚焦公共健康 《中国电子烟用户特征及公共健康影响报告(2023)》发布

来源:科技日报2023-09-15 15:17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蔡雨阳团队发布《中国电子烟公共健康影响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该研究覆盖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总样本量达2000人,是电子烟纳入国家监管后,国内首个聚焦电子烟用户群体以及公共健康影响的调研成果。

  蔡雨阳:“我国有约1690万电子烟用户。2022年10月《电子烟管理办法》和《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1700-2022)落地后,用户的使用行为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次研究对国内电子烟使用人群进行了画像,并进一步调研这个群体对电子烟健康影响的认知及对电子烟国标新政等方面的看法。”

  《报告》观点:电子烟用户学历收入较高,九成是老烟民

  调研发现,国内电子烟用户以接受过高等教育、中高收入、非体力劳动者为主,89%的用户拥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61%的用户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

  国内92%的电子烟用户均为有卷烟使用经历的老烟民,即先使用卷烟,后转向电子烟。这个数据提示电子烟对非烟民吸引力较为有限,“门户效应”并不显著。

  蔡雨阳:“此前担忧电子烟会成为非烟民的‘第一口烟’。本次调研发现电子烟的用户以传统烟民为主,这个结果与中国疾控中心2020年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期刊上发布的结果是一致的。”

  《报告》观点:国标电子烟使用后,“老烟民”症状改变值得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对于“老烟民”来说,使用国标电子烟后,其自报的健康状况呈现一定改善。改善较多的症状包括咳嗽、咽痛、有口气、口干、口苦、牙齿和手指发黄。

  《报告》认为,2022年10月起执行的《电子烟》国家标准对潜在有害物质和添加剂的的使用做了更严格规定。例如,针对咳嗽症状,国标产品用户中有30.3%自报改善,非国标产品用户中仅有23.9%表示该症状改善。除此之外,咳痰、咽痛、牙齿及手指发黄、有口气、口干、口苦等症状也呈现类似的比例。

  蔡雨阳: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数据仅为使用者自述和感受,并非客观的科学论据,尚需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以深入了解电子烟使用对公众和个人健康的影响。但这个结果可以告诉我们其使用者基于自身感受选择使用电子烟的部分缘由,亦可为烟草控制提供多维度的参考借鉴。

  小贴士:什么是国标电子烟?

  2022年10月后,《电子烟》国家标准正式实行,在中国大陆销售的电子烟须符合国标规定。

  《电子烟》国家标准要求规定产品不得呈现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雾化物中的烟碱浓度不应高于20mg/g,烟碱总量不应高于200mg;提出了允许添加的101种添加剂;对释放物中甲醛、乙醛、丙烯醛等物质的释放量进行了严格规定,并要求电子烟烟具应具有防儿童启动功能和防止意外启动的保护功能。

聚焦公共健康 《中国电子烟用户特征及公共健康影响报告(2023)》发布

  需要注意的是,约1%的电子烟用户报告,使用电子烟后身体状况变差,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口气。研究团队认为,雾化液中的甘油、丙二醇均具有吸水性,可能会导致粘膜干燥,造成口腔不适。同时,86%的电子烟用户同时使用卷烟和电子烟,需进一步研究双重使用对其健康的影响。

  《报告》观点:四成用户使用国标产品,需警惕潜在风险与隐患

  调研发现,仅40%电子烟用户主要使用国标产品,非国标产品占据当下电子烟市场主流,显示电子烟灰色产业链规模庞大。在近期被使用的非国标产品中,88%为换弹式调味电子烟,其中最多的为通配水果/薄荷味烟弹,占比高达37%。

聚焦公共健康 《中国电子烟用户特征及公共健康影响报告(2023)》发布

  调研数据还显示,电子烟用户普遍对电子烟监管政策了解较少。例如,对于“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知晓率仅为40%;近10%的用户对监管政策完全不了解。

  小贴士:什么是非法调味电子烟?有什么危害?

  《电子烟》国家标准规定,产品不得呈现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目前在国内黑市流通的水果、糖果风味电子烟使用了超出国标限定的调味添加剂,不符合《电子烟》国家标准要求。

  同时,这些产品多来自山寨小作坊,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存在重金属超标、使用非法添加剂等问题,如铅、镍等重金属及2.3-丁二酮、肉桂醛等添加剂超标情况较为普遍,对不了解其危害的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蔡雨阳:“通配水果味等非法产品通过黑市流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监管机构应遵循《电子烟》国家标准和《电子烟管理办法》,加大电子烟灰色产业链的打击力度,制止非法产品泛滥,防止危害公共健康事件发生。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絮肆虐扰民、火灾隐患丛生,如何破解?

  • 国家卫健委:关爱劳动者,应对职业健康新挑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