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这种方式真好啊,在会诊室里就能与专家‘面对面’进行咨询,十几分钟我把病给看了,还是专家们的会诊哩。”
近日,家住河南省新野县歪子镇寺门村的64岁老人张红聚突感头疼就近到镇上卫生院就诊,在医师们的协助下接受CT检查。结果将在半个小时内经县紧密型医共体远程诊疗中心坐诊专家们会诊后由驻点医生给药治疗,整个处置过程不超过两个小时。
“县医院的专家们随时给俺们看病,便宜不折腾,离家近环境好,驻点李医生对我爸身体情况特别了解,看病一点都不作难。”张红聚的儿子这样介绍着自己对紧密型医共体这个“新名词”的理解。
过去,张红聚和镇里的很多村民一样,存在“小病拖、大病扛”的思想。近几年,随着乡镇卫生院就医环境的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让张红聚的就医体验和就诊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定期的专家坐诊会诊更是让很多村民早早排起了长队。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这种全新的就医模式即解决了基层卫生院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难题,又提高了基层医院诊断的准确率,使急危重症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今年以来,新野县紧密型医共体平台仅远程影像、心电会诊一项服务就开展1300余例。
目前,新野县1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已悉数通过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改造,实现了全县域“乡检查、县诊断”的就医新模式。基层影像技师只需协助患者完成影像信息采集,通过信息技术,实时上传至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医院接收相关数据后进行影像分析,开具影像诊断报告,实时回传至就诊点。
“从‘辗转就诊’到‘以科带院’,从’患者跑’到‘专家跑’,让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提高诊疗效率、减轻经济负担,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这是我县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初衷和落脚点。”新野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李爽说。
近年来,新野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立由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任常务副主任、相关县领导共同参与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将紧密型医共体列入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重点,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督办、同考核,全面构建协同医疗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协作、共同发展的服务格局,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实现县域医疗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共同提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新野县卫健委负责人朱永胜介绍。
据了解,该县以人民医院为主体,高质量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八大诊疗中心,提升医共体牵头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以科带院”的方式,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平台,为县域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配备了远程会诊设备、云心电设备,升级改造医学检验检测系统并组建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团队,加强慢性病管理。同时,选派业务院长和护理部主任等业务骨干实施驻扎式帮扶,通过成立总医院转诊专家会诊小组,对危重、疑难病人会诊形成初步意见后及时报批,加快办理转诊转院手续,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马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