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妇科B超发现“息肉”怎么办
首页> > 正文

妇科B超发现“息肉”怎么办

来源:光明网2023-05-22 14:22

  又到了一年一度单位体检的时候了,随着检查项目和仪器的更新,很多细小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体检显示出来。比如说,妇科常规体检中有一项阴道超声检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结果提示“宫腔占位,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建议随访复查或者请结合临床”等等。很多人就会产生疑问,这个是什么意思?身体好像没有什么症状呀?会不会是癌症呀?诸如此类等问题,也是我们在门诊遇到最多的。看到这类报告后,大家都出现紧张、焦虑甚至害怕的情绪,其中最主要就是担心是不是得了妇科肿瘤。其实,大家不必过度担心,子宫内膜息肉是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成年女性的患病率为7.8%-34.9%。这里我们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一些常见问题,给予全面的解答,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消除疑惑。

  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之一,表现为局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的过度生长,突出于周围子宫内膜的增生性病变。通常,它们表现为悬挂在子宫腔内的小肉芽状物体,类似于水滴或者钟乳石形状,可以单独一枚存在,也可以多发性生长。

  大部分的子宫内膜息肉是没有临床症状的,可随着月经周期变化而出现或者消失,这类我们称之为功能性子宫内膜息肉。也有一部分子宫内膜息肉可以导致患者月经淋漓不尽、月经间期或者绝经后出血、不孕等,这类患者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宫腔镜等检查手段,以明确诊断是否为子宫内膜息肉,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病情会进一步恶化,甚至转为恶性病变,因此,通过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越来越高呢?

  近年来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1. 生活习惯的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模式、心理健康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

  2. 生育年龄的延后:现代女性的婚姻观和生育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女性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由于卵巢功能下降,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过度,从而形成息肉。

  3. 医学技术的进步:随着医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清超声、磁共振及宫腔镜等检查手段的丰富,使得更多的子宫内膜息肉被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了发病率。

  哪些人容易患子宫内膜息肉,高危因素有哪些?

  1. 年龄因素:40岁以上的妇女,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患子宫内膜息肉的风险逐渐增高,绝经前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中10%-40%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

  2. 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雌激素水平过高:雌激素是一种女性荷尔蒙,如果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就容易导致子宫内膜过度生长,从而形成子宫内膜息肉,更严重可导致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甚至子宫内膜癌。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过度生长,从而形成息肉;多囊卵巢综合征,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一,会引起雌激素水平异常,导致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形成息肉;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雌激素水平,导致子宫内膜无法规律生长,形成息肉;肥胖症,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容易造成雌激素过多,形成息肉。

  3. 子宫内膜受损或炎症:反复人流、刮宫等宫腔操作史或宫腔机械性刺激,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的损伤或者炎症反应,增加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

  4. 性激素药物的使用:性激素是促进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和功能的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会建议使用性激素治疗一些妇科疾病,如月经失调、卵巢功能不全、更年期综合征、乳腺癌等等。过量或过长时间使用性激素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和息肉形成,尤其对于已经存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女性,过量使用性激素可能加速息肉生长和恶变。

  子宫内膜息肉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吗?

  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具体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生育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常情况下,对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患者,可采用期待治疗或者药物治疗,而对于症状明显或不孕的患者,需采用手术治疗。

  6.3%-26.7%的子宫内膜息肉可自行消退,因此无症状的,我们可以定期随访,但通常不超过一年时间,但对于其中绝经后或者绝经前合并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我们还是建议手术治疗。

  不建议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手术前用药,主要用于区分是否为功能性子宫内膜息肉,或者治疗息肉相关的异常出血,手术后用药,则是为了预防复发。

  那么哪些子宫内膜息肉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呢?

  1. 有症状的,比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间期出血、绝经后出血、不孕等等。

  2. 直径大于1cm的息肉。

  3. 怀疑恶变,或者存在前面所述的高危因素的患者。

  4. 绝经后,持续存在的息肉。

  目前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器械的更替,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已经取代了之前的诊断性刮宫术,我们可以在直视下,完整地切除息肉,以达到治愈的目的,避免漏切漏刮等。在麻醉状态下,宫腔镜手术时间通常持续15-30分钟,手术难度因人而异,总体来说很有效很安全,一般在门诊手术室即可完成。

  手术后子宫内膜息肉还会再长吗?有办法预防吗?

  国内的研究数据表明,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2年复发率达到19.3%,可见复发的几率着实不低。所以,通常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议尽快妊娠,而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则建议采用药物长期管理以减少复发。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也要适当地调整的饮食习惯、生活模式、心理健康,从而达到有效的预防及减少相关症状的发生。

  总结一下,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可以通过妇科超声发现,常常伴随月经异常等症状,近年来它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与生活习惯的改变、生育年龄的延后等相关。子宫内膜息肉的生长与一些代谢性的疾病、内分泌的异常、宫腔手术的次数以及性激素药物的使用密切相关。无法自行消退的息肉可以通过宫腔镜手术,予以切除,术后根据个体的差异,必要时应用药物预防复发。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没毛病。(作者: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袁卿)

  参考文献:

  1. 仝佳丽, 冯力民, 薛凤霞等. 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疗路径.[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2.57(7):491-495.

  2. Wang Y, et al.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20 Sep-Oct;27(6):1281-1286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注射类医美应谨慎选择

  • “小份菜”引领节约新风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