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型口服给药系统重塑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环境
首页> 热点荟萃 > 正文

新型口服给药系统重塑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环境

来源:科技日报2023-03-17 00:01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广泛发生于全球范围内的慢性疾病,治疗失败率较高,侵害着数百万人的健康。3月14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天津大学药学院李楠副教授课题组与捷克共和国孟德尔大学沃伊特·亚当教授合作,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系统,可吸附肠道里的有害气体硫化氢,重塑肠道微环境,从而提高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

  据介绍,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与肠道微环境紊乱密切相关,主要包括肠黏膜减少、肠上皮细胞破坏和紧密连接蛋白丢失等。目前,人们可以用传统干预措施,如手术和抗炎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但这些治疗方法存在效率低、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等弊端。

  李楠课题组独辟蹊径,采用“清除肠道有害物来调节肠道微环境”的治疗策略,建立了一套新型口服给药系统。其原理为:以酯化的醋酸羟丙甲纤维素为肠衣材料,为多功能纳米平台撑起“保护伞”,帮助给药探针越过强酸性胃液,从而使其完好地进入弱碱性的肠道并进行释放。

  “炎症性肠病的前沿治疗手段,目前主要集中在消除肠道致病活性氧和降低促炎因子等,而我们这项研究首次将环境领域的‘有害气体吸附’概念应用到疾病治疗中。”李楠介绍,给药系统采用了多孔结构的有机金属框架材料,这种材料原本应用于工业中吸附有害气体硫化氢。此次联合团队用这种材料吸附肠道里的有害气体硫化氢,从而重塑肠道微环境。

  经动物实验证明,这种新型口服给药系统体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进行黏膜恢复、上皮完整性恢复,防止肠道屏障损伤和微生物菌群失调,从而让肠道恢复健康的微环境——相较于传统药物,该治疗手段更好地缓解了肠道炎症。

  李楠表示:“后期,科研人员可依此探索更多疾病治疗靶点,开发更高效、功能更巧妙的药物制剂。”(记者陈曦 通讯员焦德芳 史森方)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孤独症特教教师如何强化职业角色

  • 丰富临床选择 促进合理用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