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尸体解剖检出率约为1%~5%;一项无创影像学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为7%。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30d内的病死率高达45%,存活者中约30%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亦可引起颅内占位效应,压迫脑组织及脑神经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颅内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式是开颅夹闭术,而血管内治疗因其微创的特性,在过去的20余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ISAT)的中长期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在残死率、癫痫发病率等方面优于手术夹闭术,血管内治疗成为越来越多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弹簧圈是一种动脉瘤内的填塞材料,外表看上去就像弹簧一样,是1989年在美国率先投入试验和临床应用。其主要作用是填到动脉瘤囊内,使动脉瘤囊内填实,不再进入血液,防止动脉瘤的破裂、出血。本质上是一种动脉瘤的填塞材料,目前来看是动脉瘤介入治疗最经典的填塞材料,也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相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弹簧圈动脉瘤填塞手术,都是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目前,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介入科正在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弹簧圈系统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本研究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为牵头单位,拟在全国入组252例受试者。该研究已获得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现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拟招募若干受试者。
参加本临床研究需要至少符合下列条件:
(1)年龄为18~80岁(包含18岁和80岁),性别不限;
(2)经CTA/MRA/DSA或其他类似神经影像学诊断患有颅内单发、破裂或未破裂的动脉瘤;
(3)患者基线Hunt-Hess评分≤Ⅲ级;
(4)基线状态改良Rankin评分(mRS)≤2分;
(5)目标动脉瘤最大径≤24mm;
(6)目标动脉瘤可在一次性手术中完成栓塞治疗;
(7)患者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8)患者愿意且能够按照方案的要求及时完成随访。
参与项目获益:
(1)免费筛选期和出院前的实验室检查;
(2)回院随访的交通补贴;
(3)参加试验的补贴;
(4)如果被选入试验组,您将免费使用试验弹簧圈。
如果您本人或您的家人和朋友有意向参加本临床研究,并想获得关于研究更详细的信息,您可以联系以下医生:
联系医生:刘加春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一棵松50号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