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最近门诊来了位58岁的张先生,抱怨“晚上起夜3-4次,排尿像挤牙膏,小腹还总坠胀”;邻居王叔退休后也总说“腰酸痛得坐不住,连散步都没劲儿”……这些常见的中老年男性的困扰,背后可能隐藏着同一个健康隐患——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更容易“攻击“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前列腺“闹脾气”的频率越来越高,更容易罹患前列腺炎,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生理机能自然衰退: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逐渐进入“衰老模式”。腺体细胞代谢变慢,免疫力下降,就像机器零件老化容易“卡壳”,加上激素水平变化(尤其是雄激素波动),前列腺包膜弹性减弱,细菌、病毒就更容易趁虚而入。
生活习惯埋下隐患:久坐不动(如长时间打麻将、工作时在办公室一坐几个小时),导致盆腔血液循环变差,前列腺长期受压充血,就会致使局部代谢产物积聚,免疫力下降,病原体侵入则引发前列腺炎;饮食重口味,偏爱辛辣烧烤、油腻食物,也会刺激前列腺反复充血水肿;习惯性憋尿,比如有些老年男性夜尿多,有时嫌麻烦不愿起夜,就会憋尿,尿液在膀胱内滞留时间过长,就为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环境,同时膀胱压力增高会导致尿液反流,进而引发感染。
忽视早期信号:很多人把尿频、腰酸当成“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拖到症状加重才就医,这往往导致急性炎症转为慢性,反复发作更难根治。
前列腺炎急性和慢性有区别
急性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39℃以上)、寒战、乏力,像得了重感冒;尿频、尿急、尿痛,局部剧痛贯穿会阴区、耻骨上区,排便时疼痛加剧,甚至放射到腰背部、大腿;严重时完全尿不出来,导致急性尿潴留。
慢性前列腺炎,常表现为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不尽;还会伴有轻微疼痛,主要表现为会阴、下腹、腰骶部持续隐痛或坠胀感,久坐、受凉后加重;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慢性前列腺炎如果不积极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科学应对,让前列腺炎症不再反复
急性发作期:快速控制炎症是关键。一旦出现高热、尿痛,要第一时间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发展成脓肿或败血症。另外,居家护理同样重要,患者要卧床休息,多喝温水,每天1.5-2升,禁食辛辣食物,不要饮酒,每天还可用40℃左右的温水坐浴15分钟,来缓解疼痛。
慢性调理期: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加强运动,建议每天快走30分钟或打太极拳,避免骑车、久坐,如果从事的工作必须久坐,那至少每1小时要起身活动5分钟;饮食要注意调理,多吃番茄(含番茄红素)、南瓜子(含锌)、西兰花等食物,少吃火锅、烧烤,不饮冰啤酒;作息方面要规律,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
遵医嘱规范化治疗:让炎症不再反复。早诊断、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药物,是防止病情逐渐加重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临床中常用的夏荔芪胶囊,对于前列腺炎可发挥“快治慢养”的治疗作用。该药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研究发现,该药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效缓解疼痛和排尿不适症状;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减轻前列腺炎症部位损伤;具有健脾益肾的功效,可调节免疫,减少复发;而且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服用。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期刊《美国男性健康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Men's Health)上的研究显示,夏荔芪胶囊可以发挥“灭火器”样作用,通过阻断细胞焦亡的“导火索”,减少相关炎症因子释放,提高前列腺细胞活力,有效减轻前列腺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为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