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心理科出现就诊小高峰 心理专家提醒:尽早就医
首页> 热点荟萃 > 正文

心理科出现就诊小高峰 心理专家提醒:尽早就医

来源:羊城晚报2024-03-28 11:01

  “菜花黄,痴子忙”,每年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也是精神疾病发病的高峰期。3月20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市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获悉,该院门诊和住院量近期都有一个小高峰。“年前住院病人有400多例,近期增加了五六十位病人。”该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麦兰花提醒,“如果原本有精神疾患的人群,此时出现失眠、情绪低落或暴躁等病情起伏变化,建议及时就医,调整心理状态及用药方案。”

  被同学朋友圈内涵,16岁女孩又抑郁了

  16岁的阿玲,正在上职业高中,她性格敏感又脆弱,去年被诊断为抑郁症。3月19日她来到番禺区第三人民医院复诊。

  “见到她一脸的不高兴,我就知道可能病情又起伏了。”麦兰花告诉记者。

  通过一番沟通交流,才得知阿玲因为同学在朋友圈内涵她,说了一堆阴阳怪气的话,这让她内心不平静,很烦躁,甚至觉得同学们都不喜欢她了。

  阿玲跟家里人诉说内心的烦恼,奈何家长不但不安慰,反倒责怪起来:“人家又没有指名道姓,你就不用想太多。”这一番话,让阿玲更加烦躁,连续十几天都失眠。

  “孩子的心情很低落,我们首先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那个症结所在。”麦兰花说,“采用心理治疗时,需要有同理心,理解她的感受和痛苦,同时给予药物帮助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

  当然,天气也是引起情绪变化的一个原因,气温升高、湿度增加,气压降低等可能会对精神病患者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使得精神状态出现波动,容易导致精神病复发。“这一点我也跟阿玲解释,让她明白情绪变化也与天气有关,让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情绪的起伏。”麦兰花说。

  年轻人主动就医,精神疾病“讳疾忌医”正在改变

  “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最近这些疾病的发病明显增多。”麦兰花表示,从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病人情况来看,近期都有一个就诊小高峰。“年前住院病人有400多例,近期增加了五六十位病人。”

  目前,精神疾病患者主动就医的占比大大提高。这让从业20多年的麦主任感慨良多:“一些年轻人觉得自己不开心、不高兴,或者失眠抑郁,就会主动看精神心理科。一部分学生甚至主动跟家长提出要看精神心理科。这跟以往患者讳疾忌医的状况大有不同。”

  实际上,身体疾病是病,精神心理问题也是病,是病就得治。所谓的精神疾病患者自认为自己没有病,不愿意接受治疗,通常而言,其疾病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失去了自我判断、分辨能力,医学上称之为“缺乏自知力”。另外,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总认为,精神病患者行为古怪,容易自伤或伤人。其实,绝大部分患者不会如此暴躁和冲动。如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兴奋、自杀、自伤的症状突出,则是需要住院治疗的。

  麦兰花表示,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焦虑、失眠、精神分裂症等,早期治疗,通过心理、艺术、物理、音乐、药物等方式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从而预防伤人或自伤。

  “低气压少年”是高危人群,需要更多的支持与关心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压力生活,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大量的研究表明,压力、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与精神疾病直接相关。在2019年《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显示,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69%。

  在性格上过于敏感、自卑、玻璃心,往往是精神疾患的高危人群。尤其具有这类气质的青少年,他们感情比较脆弱,用现在网上的流行语来说为“低气压少年”。加上外界施加压力超过其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阴影。麦兰花表示,未成年人大多对自己认识不足,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影响自我认识。因此,家长要善于启发和鼓励孩子做一些擅长事情获得自信心,也应该鼓励孩子们广泛地进行社会交往,敞开心扉,积极建立社交圈,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增加心理承受力。实际上,克服自卑心理,最有力的办法就是来自家庭和学校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当然,对于精神疾患来说,他/她孤身奋战是不足够的,正如流感病人也需要人来照顾一样,精神疾患更需要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支持,以帮助其战胜疾病。

  记者从广州市番禺区卫健局了解到,番禺全区率先在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设社区精神(心理)门诊,精神科医生不仅为居民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以及疾病的鉴别诊断,还为全区特殊精神病患提供随访评估、上门送药的暖心服务。

  另外,番禺区还设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比如在市桥街的康复服务试点,为辖区内50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者提供专业社工服务,从而让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延伸到社区。(记者 张华)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吃“软糖”养生,是新消费还是智商税

  • 持续提升公民健康素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