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2日是预防出生缺陷日。国家卫健委妇幼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已形成中国特色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策略,当前通过加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尽可能不发生;二级预防:尽可能少发生;三级预防,一旦发生,通过早发现、早干预,能够早康复),切实把好婚前、孕前、孕期和新生儿期四道关口,并且在妇幼健康服务中把四道关口整合推进。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国在坚持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策略的同时,积极完善出生缺陷防治政策和持续强化出生缺陷防治网络,科学规划出生缺陷专业防治机构的资源配置与合理布局。目前,全国婚前保健机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机构均超过3000家,基本实现县级区域全覆盖。产前筛查机构达4850家,覆盖1761个区县,区县覆盖率接近60%。产前诊断机构达527家,人口数大于300万以上的地级市覆盖率超过90%。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达259家,所有区县均设置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机构。同时,针对人才队伍建设短板,我国实施了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2018年至2022年培训省级师资和紧缺专业人员超2万名。
据介绍,国家卫健委日前制定印发了《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其核心是在“提升”行动上加大力度,主要通过6方面措施推进落实18项工作任务,在健全服务网络、加强人才培养、深化防治服务、聚焦重点疾病、提升质量管理、强化支撑保障方面,进一步强基固本,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出生缺陷防治能力,促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更好保障广大群众生育健康孩子的美好愿望。
对于相关人才培养的社会关注,这位负责人表示,我国优化了人才队伍,提高专业能力,进一步加强紧缺人才、学术骨干和前沿技术人才培养,到2027年,在2022年基础上全国再完成1.5万名紧缺人才培养。在防治服务方面,我国加强宣教,强化风险因素防控,规范和推进了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以及出生缺陷疾病治疗,努力让各项防治服务更加普惠可及,三级预防措施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记者金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