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孩子的情绪“开关”,您忽视了吗
首页> 资讯速递 > 正文

孩子的情绪“开关”,您忽视了吗

来源:光明网2023-08-30 14:55

  开心时微笑,伤心时痛哭,愤怒时握紧拳头,沮丧时垂头丧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关注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因为通过观察表情和姿势,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

  然而,通常人们会认为是先有了情绪体验,而后情绪单向地影响表情和姿势。但事实上,许多研究成果表明,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也会反过来影响情绪体验,改变姿势和调整表情能够帮助调适心理状态,甚至帮助内在自我的成长。

  所以,当孩子自己也不明白该怎么做才能不那么情绪低落时,家长和老师可以先陪同孩子调整表情和姿势,进而改善心理状态。

  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如何影响情绪

  具身情绪理论认为,我们是通过身体来感知情绪的。比如,当遇到危险情景时,身体先开始有反应——肌肉紧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等——我们的身体做好了战斗或逃跑的准备,然后以这些躯体感受为线索,我们知道自己正在体验被称为害怕或恐惧的情绪。

  所以,情绪是对躯体感受的再体验,当躯体感受被调整时,情绪体验就会发生变化。身体姿势对情绪的影响也是如此。

  比较弯腰低头坐着和挺胸抬头坐着的人,会发现前者在遇到挫折时更容易放弃;在进行词汇联想的时候更容易想起负面词汇;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相对更为消极。而如果对身体姿势进行调整,情绪体验就会随之变化。

  比如,从弯腰姿势变成直立姿势,将可能会增强自尊,让人面对挫折时更加积极,并减少恐惧和羞怯。

  用积极的姿势和表情触发正向情绪

  社会心理学家艾米·卡迪发现,改变姿势能够影响内分泌和脑部活动,因此做出一些高能量姿势能让人更加自信、更有控制感。

  比如,双手叉腰、双脚开立、抬头挺胸,这能缓解紧张和提升自信;坐着时背脊靠着椅背、双脚落在地面、一边手臂架在椅背,这能带来舒缓和放松的体验;双手举过头顶或放在脑后,像伸懒腰一样拉伸身体,能减轻压力,触发愉悦感。这些高能量姿势仅需要保持2分钟,就能够带来情绪上的改善。

  在艾米·卡迪提出的高能量姿势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和临床经验,我们将这类可能触发正向情绪体验的姿势和表情归纳为3个特征:

  1.开放的、扩张的、向外延展的。比如,站直或坐直、打开双肩、适当抬起下颌、眉头舒展。

  2.松弛的、舒缓的、不紧绷的。比如,双臂自然下垂、双脚踏实落在地面、面部和躯体肌肉放松。

  3.笃定的、有活力的、有力量的。比如,与人交流或表达观点时身体前倾、目光直视他人、面带笑容。

  当然,能触发积极情绪体验的姿势和表情并无固定样式,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帮助孩子去回忆,在过往体验积极情绪时有着什么样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从而寻找最适合孩子的积极姿势和表情。

  此外,我们需要意识到当前因课业负担繁重、电子设备普及等因素,孩子们日常需要保持长时间的久坐和伏案,低头、含胸、皱眉、肌肉紧绷等是他们常见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这些姿势和表情长期固化下来,容易使孩子们产生负面心境,削减自信,降低控制感。

  练习健康的坐姿、适当地休息和放松身体等,可以帮助孩子经常打断这些消极姿势和表情。此外,孩子适当地进行运动、参加聚会,可以使其在真实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放松身体、舒展表情。这将会更有效地帮助孩子熟悉和掌握积极的姿势和表情。

  不要压抑负面情绪表达

  虽然前文提到改变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能够帮助调整情绪,但千万不要因此就去压抑孩子所有的负面情绪表达。

  负面情绪本身是有意义的,如恐惧能够激发孩子逃离危险的行为,不悦能够帮助孩子调整自己与环境、他人的关系。负面情绪的表达也是有必要的,它让孩子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人、事、物的看法,也让孩子能够向家长和老师、朋友传达需求和寻求帮助。

  如果否认和压抑孩子的所有负面情绪表达,一味要求孩子做出积极的姿势和表情,不仅无法帮助其调适情绪,反而会适得其反。帮助孩子通过调整姿势和表情来进行情绪调适可以是一种有效方式,但前提是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有良好的共情,能够以陪伴和支持的态度与孩子共同商讨和制定调整方案。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合门诊 谢琳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 骆宏

  光明网记者沈甜整理)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促进个人养老金大众化

  • 警惕“回流药”变“假药”“错药”危及生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