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我国麻醉学家原创学说“多模式睡眠”
首页> 名医名院 > 正文

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我国麻醉学家原创学说“多模式睡眠”

来源:光明网2021-05-13 14:2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我国麻醉学家原创学说“多模式睡眠”

  据悉,美国睡眠医学会官方刊物“临床睡眠医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于近日刊发了我国麻醉与睡眠医学专家安建雄团队率先提出并践行的失眠治疗新概念“多模式睡眠(Multimodal Sleep, MMS)”。这标志着我国医生科学家原创新学说被国际同行认可。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张建峰,通讯作者是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业委员会发起人安建雄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麻醉与重症医学系原系主任John P. Williams博士为合作作者。

  安建雄团队从2015年开始探索通过创新麻醉学知识和技术治疗顽固性失眠,在“病人自控睡眠”的工作基础上,提出并践行“多模式睡眠”新学说。“多模式睡眠”最早由安建雄博士于2019年11月3日在北京神经内科学会年会上公布, 2020年5月正式在《中华麻醉学杂志》发表,空军医科大学(原四医大)西京医院原院长、杂志总编辑熊利泽教授亲自撰写编辑部了编者按;领导华西医院麻醉科连续11年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刘进教授,为这一成果亲笔题词“提出一个新概念,建立一套新方法,开辟一个新领域”。

  失眠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足,并缺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睡眠障碍病人4亿,其中近3亿为失眠障碍。失眠不仅影响日间精神状态、降低生活质量、丧失生产力及增加工作及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时还可增加社会及家庭生活负担。此外,失眠还可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心力衰竭发病率。

  慢性失眠障碍的治疗极其困难,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和财富。虽然全世界多数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迄今只有认知行为疗法的疗效被证实,包括普遍采用的药物疗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充满争议。然而,由于从事认知行为疗法的专业人才较少,加上病人依从性较差等原因,部分失眠病人难以坚持到痊愈。

  安建雄团队提出并践行的“病人自控睡眠(Patient-Controlled Sleep, PCSL)”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所谓“病人自控睡眠”,是指当病人需要睡眠时,自己可以通过自控给药装置,将可以诱导自然睡眠药物注入静脉而入睡。虽然多数病人可以获得满意疗效,但仍然有部分病人由于各种原因退出治疗。为此,安建雄又提出“多模式睡眠”, 并带领团队附之实施,结果大幅提高治愈率和病人满意度。所谓“多模式睡眠”,就是根据病人不同睡眠障碍特征以及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配合病人自控给药装置,在麻醉重症、实时脑电及呼吸睡眠监测下,通过不同药物和治疗方法配合的一种个体化治疗手段,旨在恢复病人正常睡眠周期的同时,也治疗由失眠引发的一系列焦虑、抑郁、药物依赖和睡眠认知障碍等。通过多年摸索,安建雄团队将“多模式睡眠”总结为五个基本步骤:多学科评估,滴定,药物依赖脱毒,病人居家自控睡眠和预防复发。

  为探索多模式睡眠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机制,安建雄指导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们做了动物行为学,神经病理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脑细胞损伤是失眠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这也是失眠治疗的顽固性根源所在。病人自控睡眠为主线的多模式睡眠,首先恢复病人紊乱的睡眠节律,多模式睡眠可以通过反复纠正异常睡眠节律,逐渐修复失眠障碍引起的神经结构损伤。安建雄认为这可能是多模式睡眠治疗顽固行失眠的重要神经电生理和神经病理学基础。

  作者简介:

  张建峰,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获麻醉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三叉神经痛和丘脑痛的发病机制和神经调控治疗研究。曾在导师安建雄教授指导下,于2019年在美国介入疼痛医师协会官方杂志《Pain Physician》发表原创蛇毒型丘脑痛动物模型,2020年在《中华麻醉学杂志》发表“多模式睡眠”新学说。

  安建雄,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民盟中央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副主任。2001-2004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2009年赴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和牛津Churchill医院学习。率先提出和践行以“病人自控睡眠”为主线的“多模式睡眠” 治疗顽固性失眠;发现较深麻醉保护术后认知功能的细胞骨架机制;主张用神经修复替代神经损毁和激素注射治疗慢性疼痛,用“导弹+䉈弹”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和慢性盆腔痛等疑难病先后发表在国际期刊。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首发基金和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英文论文50余篇。是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睡眠医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学组和《睡眠医学中国行》发起人。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揭秘“杀猪盘”背后的心理控制术

  • 岂能以“陪诊”之名行黄牛之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