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90后也高发中风 这份中风预防指南请收好
首页> 资讯速递 > 正文

90后也高发中风 这份中风预防指南请收好

来源:光明网2019-05-23 18:1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每年的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约200万人,死亡率近半。脑中风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四高”特点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脑血管内科主任陈胜云表示,脑中风是可防可控的,只要平时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可将脑中风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中风不再是“老年病”

  脑中风,在医学上还被称为脑卒中,它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脑溢血”和“脑梗死”。其中,超过80%的脑中风是脑梗死。脑卒中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导致死亡外,大多数的脑卒中存活者会遗留各种程度不同的残疾,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是因病返贫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指出,中风仍为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中风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病例330万人。脑卒中一般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群,但20-30岁的患者如今也不在少数。

  陈胜云介绍,中风通常被认为是“老年病”,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发生在3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群中,多以缺血性中风为主,令人惋惜和担忧。这意味着,第一批90后已经是中风高发人群了,中风真的不再是“老年病”。

  “FAST”法教你判别预警信号

  一项发表在《卒中STROK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中风患者每延误治疗一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导致140亿个突触和7.5 英里的神经纤维损失。每耽搁一小时的救治时间,则将使大脑变老3.6年。

  中风之后,大脑中的细胞会失去血液、氧气和养分供应,最终令细胞受损或死亡,继而会影响到活动及语言机能,严重甚至会出现偏瘫,乃至死亡。

  陈胜云表示,中风发生后,早期识别很重要!在4.5小时黄金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和24小时内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启动取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的救治关键,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预后。当然,不管哪种方式治疗越早越好。

  因此,如何早期识别中风非常重要,陈胜云推荐国际通用的是“FAST”法。

  F(Face):是否能够微笑,出现嘴角歪斜、脸部不对称、无法做出正常微笑?

  A(Arm):能顺利举起双手吗?是否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肢体麻木无力现象?

  S(Speech):能否流利对答或重复说话,是否有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T(Time):如果上述三项有一项存在,明确记下发病时间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早就医。

  陈胜云表示,想要抢时间,家属要牢记“FAST”法,学会识别脑梗症状,第一时间拨打120,溶栓或取栓的时间越早,留下后遗症的可能就越小。拨打120的时候要说明是中风,以便急诊室做好抢救准备。在等待120过程中,让患者平躺,头侧转,不要喝水吃东西,千万不要随便给患者喂服药物,以免加重病情甚至窒息。

  7步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可控吗,如何才能将脑中风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陈胜云建议: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如能中风危险因素控制得当,脑中风是可防可控的。

  1.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中风的第一危险因素,对于一般成年人而言,血压至少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理想状态下要降至130/80mmHg左右,而对于大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只需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即可。但倘若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病的患者血压控制要求则较高,至少控制130/80mmHg左右。对于高血压的控制策略,药物治疗无疑是重中之重。

  2.控制血糖

  糖尿病病人发生中风的风险也较正常人高达数倍以上。有糖尿病的人除了常规关注血糖之外,对于眼底、肾脏、皮肤等易引起并发症的部位也要重点关注。理想状态下,空腹血糖要控制在4.4-6.1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4.4-8.0mmol/L。

  3.控制血脂

  血脂异常同样也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具体来说,总胆固醇要控制在5.2mmol/L以下,甘油三酯控制在1.7mmol/L以下,血脂异常的人最好每3-6月复查一次。除了药物控制血脂之外,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治疗血脂异常的首要措施,必须贯彻始终。

  4.戒烟酒,饮食控制

  无论是吸烟还是饮酒,都会引起血管状态的应激改变,诱发心跳加快和血压上升,加重动脉硬化。这些都是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人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5.适当的运动

  合理的运动训练,如肌力训练、平衡/协调训练、步行训练、功能性活动训练等,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平衡性、灵活性及肌力。

  6. 减重:尽量使体重指数(以体重的千克数处于身高的平方)应该保持在20~24。

  7.定期接受脑健康检查。脑健康检查是采用核磁共振成像等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脑健康检查于于早期发现尚无症状的病灶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子,从而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早期干预。

  专家信息

  陈胜云,现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脑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专业工作24年。主要临床工作与专业方向为脑血管病的急诊救治、颈动脉疾病的筛查与内科治疗、神经内科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各种复杂疑难脑血管疾病及神经内科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长期从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与早期干预治疗。(钱宇阳)

[ 责编:李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射频美容仪再不能“野蛮生长”

  • 为全民健身搭建更广阔平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嘉宾:李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2 17:3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嘉宾:王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2021-04-21 18:44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金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北京按摩医院儿科副主任技师
2021-04-20 14:38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本期专家:贾美香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04-20 14:27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22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1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8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5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7:00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2021-04-14 16:4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减重中心主任张能维
2020-01-22 14:17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嘉宾:杨莉萍 北京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2020-01-20 15:08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9
本期嘉宾: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
2020-01-20 14: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