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秦宇红

2017-02-23 15:23 来源:光明网  我有话说
2017-02-23 15:23:38来源:光明网作者:责任编辑:李然
秦宇红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秦宇红

  主要成绩:

  从事急诊医学16年,熟练掌握门诊、急诊各种常见病及急危重症的诊治,包括心跳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呼吸衰竭、淹溺、严重创伤、各类休克、急性脑卒中、糖尿病并发症、化学毒物中毒、毒蛇毒虫毒鱼叮蛰咬伤等;接诊急诊患者10余万人次,抢救危重患者3万余人次。担任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症联盟委员。

  急诊医学不断发展,大众急救知识却并未同步提升,据了解,我国民众在遇到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往往自救和互救能力低下,造成了很多完全能够避免的人身伤亡。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四类:公众对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培训结果不如人意。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国近年来在急救知识普及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主动承担提升大众急救知识的社会责任,多次开展“急救善使 在您身边”活动,秦宇红更多次担任讲师带领急诊科医护人员讲解并演示心肺复苏知识和操作方法,走进百姓身边,让更多人能够把握抢救的黄金时间,在紧急情况下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目前,已成功进行近10次讲座。

  参选寄语:您的健康和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您的信任和认可是我最大的幸福。

  医者匠心 | 秦宇红:将军人的情怀融入医生这份职业

  2016年9月26日,一位86岁因肺部感染导致窒息后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被推进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抢救室。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展开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长达三个半小时的胸外按压,成功复苏。这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科秦宇红医生日常工作中紧张却平凡的一幕。紧张源于在这里,医护人员时时刻刻都需要与生命争分夺秒地赛跑;而对秦宇红而言,这又是工作中必然经历的无数场景之一。

  秦宇红毕业于军校,有着丰富的部队医院就职经历,二十多年军旅生涯,让秦宇红早已习惯了日常生活中的紧张感。军人有保家卫国的情怀,虽已转业,但家国责任的情怀已深入秦宇红的内心,医生对他来说不单单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他所肩负的责任。“我是一个有情怀的人,病人需要我,社会需要我,我愿意坚守在急诊医生的岗位上。”

秦宇红

  成功挽救生命是我幸福的最大源头

  研究生时期秦宇红的专业方向是心血管内科,但在毕业后选择了急诊医学,问及原因,秦宇红说“我的性格比较着急,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会,急诊科又是一个需要对速度、知识、技能全面兼顾的科室,所以我常常开玩笑说自己天生就适合搞急诊。”毕业后,秦宇红曾在两科的抉择间徘徊过,身边的家人、朋友也曾认为急诊医生是一份又苦又累的工作,而他最终凭借着对急诊医学的热忱坚持了下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救治更多的患者。急诊科是一个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也是每个医院最悲喜交加的地方。当家属被迫面对与亲人离别的时候,医护人员往往更加悲痛。秦宇红也是如此,在成为急诊医生后,难免遇到无法挽回的患者,每当这时,他的内心都非常矛盾,总是想为何自己没能挽救回患者的生命,为何在医学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仍旧存在那么多无法治愈的病症,心情也常常处于抑郁状态。这种负面情绪,也是后来随着从医经历的增长和不断的心态调整才慢慢得以适应,也更加激发了秦宇红在急诊医学不断努力的斗志。

  “每时每刻为了挽救生命而努力,事后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可,是带给我幸福的最大源头。”对于已经从事急诊医学16余年的秦宇红来说,急诊科更像是第二个家,16余年的从医经历,让秦宇红跟很多人从患者变成了朋友,甚至可以说是家人。“曾经有位阿姨,因为支气管扩张咳血、高烧不断在急诊住院,当时是我负责治疗,她痊愈出院后,每次发病都会来找我,有时甚至在深夜打电话给我询问她的病情,我也会时常叮嘱她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她常说我是她最信任的人。她还常常清晨5点就起来蒸包子,一大早到医院来找我,就为了让我吃上一口热乎的早饭,我劝过好几次,还是经常如此。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是幸福的,更是暖心的。”

秦宇红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以实际行动提升公众急救能力

  十年前,急诊科在人们的印象中还只是一个解决紧急问题的科室,只有在门诊不便看诊的时候才会成为人们的选择,人们对急诊科涵盖病种的认知也仅限于感冒、发烧、拉肚子这类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急诊科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界同行和专家们承认是一门独立科室,它的重要性也受到社会上更为广泛和充分的认可。急诊科正逐渐发展为包含急诊门诊、急救、留观、病房、急诊ICU的全面性急诊型医院,这种转变是医学发展和社会需要两个重要因素促成的,而这对急诊科来说也是压力与挑战并存的。

  然而,急诊医学不断发展,大众急救知识却并未同步提升,据了解,我国民众在遇到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往往自救和互救能力低下,造成了很多完全能够避免的人身伤亡。究其原因,秦宇红表示大致可分为四类:公众对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急救普及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及方式有待更新;培训结果不如人意。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国近年来在急救知识普及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主动承担提升大众急救知识的社会责任,多次开展“急救善使 在您身边”活动,秦宇红更多次担任讲师带领急诊科医护人员讲解并演示心肺复苏知识和操作方法,让更多人能够把握抢救的黄金时间,在紧急情况下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秦宇红  

  自由+热情=更大的发展

  来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后,秦宇红表示感受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气氛,医护人员的思维更加灵活,想法更富有多样性,虽然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现在看来,这种“自由”更能激发他的工作热情,发展性也更大。“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医疗不是简单的服务,更不是简单的商品,是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可以满足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不同于传统公立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方面更具优势。我希望能够在这里有更好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我更希望能够带领急诊科的医护团队做出一番事业,为医院、为中国急诊医学发展贡献力量,更是为大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

  3个月,39人的急救善使团队,550位居民和职工……我们一直在行动。
 
秦宇红
 
8月22日 走进新康园社区
 
秦宇红
 
8月27日 参与第二期青少年健康夏令营
 
秦宇红
 
9月3日 走进回龙观公园
 
秦宇红
 
10月15日 走进昌平亢山广场
 
秦宇红
 
10月21日 走进工程研究总院工会
[责任编辑:李然]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